■通讯员 游情天
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绿树青山离不开司法护航。近日,市法院“生态修复和司法保护基地”在九龙山森林公园正式揭牌,市法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领导参加揭牌仪式。这也标志着我市第一个生态司法修复基地正式启用。
“生态修复和司法保护基地”揭牌,是市法院自去年在市林场设立环境资源“共享法庭”之后,又一次创新环资审判的有益探索。该基地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坚持系统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能动实践,更是市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延伸审判职能、落实修复性司法实践的又一重要举措。
市法院表示,将以基地的建立为新的起点,结合环境资源“共享法庭”,充分发挥基地的生态保护功能,形成一个集生态修复、公益诉讼、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环资审判基地,展示环境司法成效,加强环境资源保护;认真践行“恢复性执法及司法”理念,完善以生态修复为中心的损害救济制度,积极探索完善生态修复劳务代偿、生态损害禁止令、生态损害赔偿专项基金等机制,同时加强与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检察、公安等部门的协作交流,健全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树立恢复性司法理念,着力推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生态司法保护再升级;以该基地建立为契机,树立品牌意识,丰富“环境资源司法高地工程”项目内容,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例、形成具有创新性的经验做法、打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平湖环资审判样本,做实做响平湖法院环资审判品牌,努力形成平湖生态环境保护的群体效应。
揭牌仪式后,市法院与市林场共同成立了平湖护林志愿队,并组织志愿者开展巡林活动,在林区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理白色垃圾和地上可燃物,为林场生态保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