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家住广陈镇泗泾村的朱大伯,都会步行两三分钟来到村部东面的建林机械厂残疾人之家开始一天的工作。对朱大伯而言,这份工作不仅是一份收入,更是一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朱大伯膝下无子女、患有精神残疾,独居的生活也造成他孤僻的性格。虽然之前也曾在其他福利单位上过班,但因为上班路途遥远,最终不了了之。
谋生,也谋着幸福。如今,朱大伯每天早上都会来“报到”,中午还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吃完午饭后还能小憩一会……这样有规律的生活,让朱大伯有了更多奔头。在建林机械厂残疾人之家,像朱大伯这样上班的员工共有11人,他们大都患有智力残疾。建林机械厂残疾人之家于今年8月9日开业,面积约150平方米,是一家集残疾人日常生活照护、辅助性就业、教育培训、康复服务、文体活动等于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型工坊。
“他们在这里做五休二,每月能领取固定的收入,最主要是能让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建林机械厂残疾人之家负责人顾红梅说,员工们在残疾人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组装拉链头等,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干活边聊天,日子过得悠哉又舒心。据泗泾村村干部唐燕介绍,这个残疾人之家虽然位于泗泾村,但辐射范围广,前期他们通过排摸、走访,动员了有意向又有劳动力的残疾人,共同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据悉,建林机械厂残疾人之家是广陈第二家,也是全市第十家残疾人之家。目前,广陈全镇两家残疾人之家分别辐射东西两个片区,这是该镇关心关爱残疾人的实际行动。
拓宽增收渠道,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这是广陈镇民生事业多维度拓展的重要方面。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事业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广陈镇坚持“合理布点、统筹利用、规范提升”三大原则,不断推进规范化农村家宴中心建设,目前全镇投入使用的家宴中心共有6家。此外,广陈还聚力“厨师培训、阳光厨房打造、规范监管”三大举措,实现了后厨原材料加工、烹饪、凉菜制作、餐饮具消毒等环节视频可视可追溯,真正推动了家宴中心智慧化、规范化运行。今年,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还开展了“笑脸迎客行动”,推动集镇商铺服务提升。围绕吃得好、吃得安全这一群众关键诉求,广陈多措并举,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更提升了“舌尖上的幸福感”。
民生事业,是一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业。从“一老一小一残”特殊群体到普通大众,从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到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陈镇聚焦民生需求、回应群众期盼,民生事业高歌猛进,交出了一张张高质量的民生答卷,绘就了一张张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