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60后”结对“70后”“80后”乃至“90后”,这是一项发源于广陈镇龙萌村的农村养老模式的纵深探索,是一种农村银龄老人居家养老方面的有效尝试。“‘银龄互助,幸福守护’这个项目在我们村已是常态化开展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了解并且加入到了这个项目中。”龙萌村党总支书记张建平说。
龙萌村村民朱叶良,今年65岁,与村里80多岁的戴老太结起了对子。“入秋了,天气渐凉,要注意温差,多穿点衣服。”近段时间,朱叶良经常去戴老太家里转转,提醒她注意气候变化。在龙萌村,像朱叶良那样参与“银龄互助,幸福守护”项目的有10多人,他们中既有微网格长,又有普通村民,大都五六十岁,结对的都是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彼此之间互相熟悉,互帮互助也是常有的事。“银龄互助,幸福守护”项目的落地,通过“点对点”的形式,实现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针对性结对,让高龄老人遇到困难时有所依靠。朱叶良就成了戴老太的专属“守护者”,给戴老太送去温暖与帮助。除了日常照看、嘘寒问暖之外,“朱叶良们”还会帮忙代买大米、药品、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尽量满足高龄老人情感和生活双方面的需求。
“为了让这个项目顺利推进,我们村一直给予村民们正能量的引导,我们还会集中表彰这个项目的优秀代表,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项目中。”张建平说,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高龄老人得到了更多人的关爱,也营造了温馨的农村养老生活氛围。此外,龙萌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除了为村里老人提供休闲场所和便民服务之外,还引进了智能监控设备,家庭医生可根据这些设备呈现的直观数据,为老人们做出准确的身体状况评估,随时记录老人身体情况,保障大家身体健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龙萌村通过养老模式创新和养老阵地建设“双管齐下”,为村里老人打造了一幅幅幸福的养老场景。从一域看全局。近年来,广陈镇养老阵地不断扩容、养老服务不断升级,全镇共有13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个居家养老服务驿站。这些群众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站点,不仅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了日常休闲的地方,还会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全面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针对需要机构养老的特殊老年群体,我们也打造了‘1+2’机构养老格局。”广陈镇副镇长施园峰介绍说,“1”主要是指广陈镇养老服务中心,计划在原来广陈镇敬老院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总计投资约3500万元,计划于明年年底完成建设。“2”主要是指2家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分别位于前港村和高新村,满足特殊老年群体的居住需求。
居家养老有居家养老的温暖,机构养老有机构养老的便利,广陈镇一体推进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为辖区老人打造了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身在其中,老年人不仅可以享受到温暖的护理服务,还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