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成长

“故乡”风景亦多情

■杭州湾实验学校高二(4)班 金之言

在秋高气爽的清晨,我与友人走在风景秀丽的东湖边,路两旁的梧桐树正处于落叶之时,于是便有了脚边皆是“黄金”的景致。“还是东湖边更亲切啊。”我对友人道。友人笑笑道:“怎的,南湖还不比东湖了?”我轻笑了一声,耸耸肩,便不再语。

我是嘉兴人,但从小便生活在平湖这座小城中。我在这里长大,对这座秀色的小城有着太多的感情。在我心中,这里每一条街、每一座桥都如同本就存在于其中一般,清晰、有迹可循。

此时正走在三元桥上,低头时看到了阶上一排排如同硬币形状般的凹陷,这是岁月打磨出的印迹。走在桥上,人便如同走入了一幅处处留白的水墨画中一般,典雅而宁静。江南总是这样的,整幅黑白,没有任何杂色。走在桥中央,忽的想起,一千多年前的宋、明时期的进士们在登科回乡后也会踏上这座三元桥,向平湖人杰地灵的气韵致谢。

一时间,仿佛时空错乱,我又回到了小时候一般。也是这个湖、这座桥。眼前的景致随着纷飞的思绪,一同卷入年少时的回忆。

少时的我,最喜欢拉着爷爷去东湖游玩。而刚退休、知识分子出身的爷爷觉得东湖是雅的,也恰想游玩。祖孙俩一拍即合,每天早晨一到七点便骑着小电瓶车出发直奔东湖。

牵着爷爷的手在桥上走是顶悠闲的事了,看着白色的飞鸟从高空俯冲而下直扑水面,在插入水中之时忽又拉起,脚爪上总挂着银白色的闪光。远处的夕阳仿佛要坠入水中一去不复返似的,那时的场景还真能媲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当然,在东湖边的不是阁楼,而是一座白墙黛瓦的宝塔——报本塔。

那时爷爷还是一头黑发,眼睛也透亮有神,气宇轩昂,书生意气,时常能冒出一句富有哲理的书生话,这些话时常让我半懂不懂,却又不便问——怕爷爷又说出让人听不懂的解答。

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乐。而如今,爷爷已年过七旬,照样书生气十足,却白了头发。

岁月呵,且绕过这三冬四秋!我实在不愿这人、这景就此老去!

“怎的,悲秋了?”友人仰着头看着我笑道。我脸色凝固,道:“不,只是在拾回往昔的回忆罢了。”

一阵秋风忽地吹来,路边的梧桐叶又散落了一地,有的随风飘起,飘到了很远、很远……

指导老师 王羲月

2023-10-10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90623.html 1 3 “故乡”风景亦多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