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机器换人 错峰分类

独山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

■记 者 钱澄蓉

见习记者 张宇青

通 讯 员 徐冰艳 张丹燕

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独山港镇元景苑小区看到,垃圾分类投放站中,“机器手”正精准地将一包包垃圾放入垃圾桶中,而钟表上的时间是晚上10时,已经超过了垃圾分类定时的时间。

“垃圾分类错峰投放真是帮了我们大忙。”独山港镇新居民杨金萍高兴地说,由于工作原因,每天回到家中已接近晚上10时了,以前这个时间,垃圾分类指导员已经下班,垃圾分类工作站也停电关门,将垃圾作为“落地包”放在分类站前实属无奈之举。而新模式的出现,能让社区每一个居民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去。

究竟是怎么样的一套新模式能让居民交口称赞呢?独山港镇环卫中心负责人沈正光告诉记者,在过去垃圾“定时定点”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以外,使用“机器手”替换人工。通过科技手段,既减轻了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压力,又解决了小区居民垃圾投放难和随时随地出现的“落地包”问题,实现了环保兼顾便民的服务宗旨。

据了解,独山港镇人口基数大、大型企业多,外来人口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部分新居民的工作时间与垃圾分类的投放时间相冲突,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今年起,独山港镇积极探索,对区域内6个居民小区7个点位进行改造再提升,对每个小区居民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利用“机器手”替换人工,延长了分类投放时间,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垃圾分类方式,这个新模式切实考虑到了不同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时间,也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沈正光说,接下去这种模式还有望在更多小区推广。

“机器换人、错峰分类”仅是独山港镇开展精细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一部分,如今这里还完善了可回收物收运分拣系统,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在小区和村民集聚的小集镇新建或提升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网点,让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政策在百姓生活中落地生花。另外,独山港镇还将垃圾分类理念融入学校教育,在校园内建设垃圾分类“宣教投放一体化站点”,并通过“小手拉大手”,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协同效果,走出了一条适合独山港镇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道路。

2023-09-27 机器换人 错峰分类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89052.html 1 3 独山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