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要闻

跨越70多年,烈士“回家”了

■记者 倪雨伦

本报讯 近日,市档案馆珍藏室里多了一张特殊的黑白证件照,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照片微微泛黄,边缘也不太完整,但照片中的人像格外清晰。照片正面是一位身着西装的年轻男子,浓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照片背面是一封遗书,只有短短百余字,却饱含家国深情。照片上的青年,正是平湖籍烈士张汉清。

这张照片的珍藏者,是平湖籍象山离休老干部张汉庭,这是他的三哥张汉清留下的唯一遗物。据了解,今年8月,市老干部局收到了张汉庭的来信,随信附上的是厚厚一沓关于兄长张汉清的事迹和报道资料,也有关于他自己的情况和功勋奖状。通过电话联系,张汉庭表明了自己的捐赠意愿,他想把这张珍藏了大半辈子的珍贵遗照以及自己的功勋奖状原件捐赠给平湖市档案馆,让这些物件回归“家乡”。于是,9月5日,市老干部局和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宁波象山,开展了一次温暖的红色档案征集。

“张汉清是我的三哥,但我只见过他两面。”张汉庭对工作人员说。耄耋之年的他虽已头发花白,但依旧是军人风采,腰板挺直,说话声音洪亮清晰。兄弟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1943年的一天,当天晚上张汉清就带着年幼的弟弟张汉庭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行动。他将盘尼西林药藏在张汉庭身上,顺利把药带进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第二次见面,张汉庭已经入党参军,他从校长那里打听到了三哥张汉清的单位,走了20里路,终于见到了他的参军“领路人”张汉清。张汉清对于弟弟的进步非常高兴,叮嘱他“入党参军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这也是他们见的最后一面。再次得知三哥的消息,是在1951年,父亲递给他一张三哥的烈士证书。原来,在写下这封遗书不久后,张汉清就在宁波执行任务时英勇牺牲了,年仅30岁。每每想起这些,张汉庭悲痛万分,后悔没能与三哥多说几句话。“照片是三哥牺牲前留给我的,其实,他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张汉庭说。

一件件往事历历可数,一段段兄弟情、家国情跃然纸上。在现场简朴而隆重的捐赠仪式上,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张汉庭老人表示感谢,并献上档案捐赠证书。此次会面,再次加深了平湖这片乡土和烈士张汉清、新四军老战士张汉庭兄弟的情感和缘分。

此次征集的资料丰富了我市馆藏烈士档案,为进一步挖掘烈士事迹,传承英烈精神提供了鲜活载体。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致敬英烈、学习英烈等工作,一个个红色展馆的落地,一册册英烈事迹的印发,形成了崇尚英烈、学习英烈、致敬英烈和关爱烈属的社会风尚。“我们将充分发挥档案见证红色历史、传播红色文化的独特作用,讲好英雄故事,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

2023-09-1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84695.html 1 3 跨越70多年,烈士“回家”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