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解发展用电之难 促营商环境之优

“虚拟电厂”产出实实在在的效能

■记 者 胡佳英

见习记者 张宇青

通 讯 员 黄燕燕 姚嘉哲

本报讯 集中开展1次空调柔性调控,平均实现调控负荷1.5万千瓦。这也意味着通过对全市中央空调温度的调节设置,可让电1.5万千瓦。刚刚过去的盛夏,根据外界形势变化,全市累计开展9次空调柔性调控实战演练,最大压降负荷39.5%。

想要对中央空调开展柔性调控,前提是安装柔性调控装置。从去年11月至今年5月,按照“应装尽装”的原则,我市对符合安装条件的政府机关、酒店、商业综合体的中央空调均安装了柔性调控装置。仅空调柔性调控这一项,就具备最大可调容量2.27万千瓦的能力。

安装调控装置,对空调开展柔性调控,正是基于我市首创的县域“虚拟电厂”建设。面对实际的电力缺口问题,以及企业反映强烈的夏季用电需求,早在2020年底,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平湖市供电公司就开始探索建设“虚拟电厂”,在省电力公司的支持下,平湖成为全省首个县域“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建设试点。“虚拟电厂”自身不直接发电,而是依托“物联网通信+互联网聚合”技术,将终端用户的电力负荷资源聚合起来加以控制、调节。

“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建设,‘虚拟电厂’可控负荷品类逐渐扩大。”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平湖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吴佳介绍说,“虚拟电厂”起步阶段管理范围局限于用电大户即用电体量较大的工业企业,随后按照行业生产特性、设备类型、亩均效益评价从低到高等原则逐步拓展工商业用户资源。去年,全省首家县域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在平湖市挂牌成立,目前平湖全市全量工商业用户均已纳入中心管理。今年,平湖市全面开展以“电力负荷管理中心”为核心的“光伏、储能、空调、智慧楼宇、充电桩”“五位一体”综合示范项目,空调负荷柔性调节就是新挖掘的资源之一。

虚拟电厂建设,是平湖创新发展“新仓经验”,将农业产供销“三位一体”改革拓展到供电领域的新实践,也是积极探索破解阶段性电力短缺难题的新路径。目前,我市虚拟电厂平台可调容量为24.2万千瓦,可节约土地资源和管廊投资约9.6亿元,每利用100小时,可提供电量2420万千瓦,节约标煤1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2.8万吨。这项发端于平湖的创新工作,也已在嘉兴全市推广。

作为一项与工商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电力保供工作,虚拟电厂建设关乎平湖营商环境。吴佳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负荷侧可调资源,持续扩大资源池可控负荷种类及规模,以及聚焦用户端,全面拓展需求响应、碳资产交易、辅助售电服务、政策补贴计算等标准化产品,驱动虚拟电厂市场化常态运营。“在深入推进虚拟电厂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将开展电力负荷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后台预警、主动派单、现场处置、闭环管理等环节,确保用户侧用电安全,也确保用户侧有更好的用电体验。”吴佳说。

2023-09-07 解发展用电之难 促营商环境之优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81916.html 1 3 “虚拟电厂”产出实实在在的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