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黄雨欣
通讯员 张春美
本报讯 “本项目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建设,届时农资配送、庄稼医院、农产品展销、品牌运营、电商服务、信用担保等各类服务组织将进驻服务中心。”市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主任杨慎涛所说的这个服务中心,位于市供销社一楼和二楼,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
我市于今年年初出台《平湖市创新发展“新仓经验”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县实施方案》,并依据方案升级完善市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建成之后,集合为农服务中心、数字化运行中心、电商运行中心的平湖“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将呈现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全新面貌。
市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的建成,将进一步健全农事服务中心网络,也是我市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个生动写照。日前,我市入选全省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行引领县名单,系嘉兴市唯一。近年来,市供销社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产业主体引育、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内容供给上持续发力。
除了市级的为农服务中心,5个区域农事服务中心进一步补足“服务链条”,持续在基层农户当中开展农事服务。其中于去年落成一期的新仓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二期建设当中,二期已流转1万余亩土地,扩大规模,并不断完善数字化设施建设,建设千亩无人化未来数字农场示范区,实现精准高效的现代化农事服务。
服务农业,关键还是要做大做强产业。我市先后成立了6个特色产业农合联,涉及水产、草莓、稻米、葡萄等6个领域,吸收会员164名。今年7月我市新成立的葡萄产业农合联,共有25家会员单位加入,通过推广“夏果+冬菌”的葡萄种植新模式,帮助会员单位解决“人闲、地闲、设施闲”的三闲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最终实现高产增收。据了解该产业农合联龙头企业浙江旭之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在探索实施“春粮+夏果+冬菌”种植模式,今年实施了22亩新模式种植示范田,通过春季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夏季种植水果、冬季种植羊肚菌等,预计全年实现亩产值6万元,进一步提高农户经济收益。在稻米产业方面,今年我市还开启了订单式水稻生产,通过签订优质水稻收入保单,提前签订直供上海的水稻订单,一方面增加了种粮主体的种粮收益;另一方面提前锁定了水稻的收购渠道和收购价,水稻产量减少还可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获得损失赔付,免除后顾之忧。通过产业农合联的联结,各个产业呈现出一派高质量发展的好“丰”景。
农业社会化服务,落脚点还是惠农,这也是我市强化服务供给始终锚定的方向。“我市不断加强农业金融信用服务,持续推进农村普惠互助金融和‘政银担’担保服务,先后建立6家农村资金互助会,累计为社员提供贷款担保22090万元,省农担平湖办事处成立近一年共完成担保10552万元。”市供销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杨海忠说。同时,市供销社还充分发挥系统在种子、农药、农业技术指导、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为农服务优势,为农户们在耕、种、管、收、销等全环节提供精准化服务。下一步,市供销社将结合基层社恢复重建、产业农合联和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统筹涉农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做强农业产业,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