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佳英
本报讯 近日,在全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工作现场会上,我市围绕存量空间盘活,深化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作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市坚持“公园城市”建设理念,规划引领、整体设计,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在城、镇、村三个空间尺度上打造特色鲜明、互融共促的“金平湖”城乡风貌样板区,推进全市域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持续深化。特别是融入有机更新思维,通过对成熟街区肌理的重新定位和焕新修复,坚持“小切口”改造,提升“大风貌”品质,打造了一批具有平湖特色的建设案例,增加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桥下空间、腾退厂房等闲置空间是重要的存量空间,其再利用、再盘活,有助于提升所在地风貌、改善群众生活需求。比如,对广陈镇原老粮仓进行空间改造、功能重塑,建设成为了小镇客厅;又比如在,林埭镇徐家埭未来社区,利用桥下空间建设了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儿童活动区等,为附近居民提供运动场所。
盘活存量空间,既是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整治提升城乡风貌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实施未来社区创建项目17个,未来乡村创建项目9个,城乡风貌样板区创建4个,东湖未来社区、沈家弄未来乡村以及东湖城市新区风貌区等一批项目先后创成省级样板。接下来,我市将紧扣存量空间利用的效率、效益和效果,全面打造具有平湖辨识度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品牌,努力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