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善美阿姨”的和谐追求

■记者 荣怡婷

【八八战略·故事印记】“一个小小的调解举动,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却维护了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对于已到退休年龄,但依旧在一线发光发热的苗凤美来说,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她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事业。

苗凤美是当湖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名专职调解员,今年60岁的她,已经调处过各类矛盾纠纷上百起,参与过多起群体信访性事件、信访积案的维稳化解工作,也帮助劳动部门处理过集体讨资案件。如2021年,成功调解一起拖欠工资的劳动纠纷,为50余名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023年,处理一起损害赔偿纠纷调解案,成功解决居民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

这么多年来,苗凤美凭借真情感染和平易近人的态度,成功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善美阿姨”。但实际上,大家口中的“善美阿姨”其实是个“半路出家”的调解员。2013年,苗凤美从企业退休后决心投身于公益事业,先在社区工作了6年,帮助群众解决家长里短的“疙瘩事儿”;2019年被平湖市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为专职调解员,正式开启了个人的调解生涯。

成为专职调解员后,苗凤美的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只是工作范围变广,接触的人更多。当湖街道作为平湖主城区,人口结构复杂,既有外来务工人员,又有本地老居民,调解工作复杂繁琐。但这些年来,苗凤美却已习惯这种繁琐的工作模式,也始终把调解当做一件乐事,上到信访疑难杂症,下到邻里纠纷鸡毛小事,她从未懈怠过一分。“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处不及时,很容易酿成更大的纠纷,甚至走向激化。”苗凤美说,在她看来百姓事无小事,基层平安就是靠点点滴滴来守护。

今年上半年,苗凤美接到一起特殊的案情——16岁少年小李想要起诉父亲,要回抚养费。小李是非婚生子女,从未见过母亲,此前一直跟奶奶生活在老家,和父亲老李的关系并不亲近。这两年,小李被接来和父亲一起居住后,两人矛盾频发。于是小李一气之下选择独自在外租房居住,仅靠兼职、压岁钱、奶奶等亲戚的补给生活,情况已达入不敷出的状态。小李通过多种途径、多次向父亲追讨抚养费无果,最终找到司法所申请法律援助,希望通过法律诉讼途径维权。

“当时孩子上门要起诉他的父亲,我们都很惊讶。加上当事人又是未成年人,案件情况比较敏感。”苗凤美说。考虑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以苗凤美为代表的调解员们从“家事不上公堂”及“以和为贵”的角度出发,劝导小李以人民调解的方式解决。最终,在调解员们多次走访、劝解及法律分析下,李家父子关系得到缓和,父亲老李同意为小李支付抚养费,直至孩子完成学业。

调解是一门沟通“艺术”,只有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和“法结”,才能让法治真正走进老百姓心间。在苗凤美看来,每一起案件背后都蕴含着复杂的人情百态,只有用心去理解、用情去感化、用法去规范,才能真正发挥调解的作用,让纠纷止步于诉前。

这十年来,苗凤美就是秉持着“情、理、法”的调解理念,为群众解决了一件又一件烦心事。如今,社区、学校、单位、家庭、个人……每个遇到麻烦的群体都会主动联系苗凤美,“有事就找苗大姐”已成为当湖群众心照不宣的默契。“现在大家遇到事会先想到来调解,群众愿意听我们讲法律、讲道理,恰恰说明大家的观念正在慢慢转变。”对于群众在法治熏陶下的理念转变,苗凤美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她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拾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她作为人民的调解员,只要还干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

【八八战略·采访札记】“八八战略”明确提出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20年来,浙江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平湖成功获评平安建设“十八连冠”,背后有着千千万万个“苗凤美”的功劳。对“苗凤美”们来说,调解是工作,也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2023-08-0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73404.html 1 3 “善美阿姨”的和谐追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