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高效调解化纠纷 为企护航稳发展

■记 者 荣怡婷

通讯员 徐佳伟

【核心理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为全力推进“法治平湖”建设,深化“息事无讼”诉源治理,近年来平湖市司法局坚持问需于企,主动靠前服务,通过搭建一体平台、打造专业团队、健全“溯源+追踪”机制,创新构建涉企民商事纠纷“大调解”体系,以矛盾化解助推平安城市建设。

“近年来,我市涉企民商事纠纷数持续处于高位,企业对高效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存在迫切需求。因此,今年我们把目光聚焦企业,通过创新建立‘一站式’涉企纠纷调解服务中心,进一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同时,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积极开展跟踪回访活动,实现案件调处闭环管理,严防各类矛盾纠纷蔓延扩散。”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潘晓东说。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依托企调中心,对涉企民商事纠纷进行分类治理,指派行业主管部门对工伤类、劳资类、知识产权等专业领域清晰、权责明确的涉企纠纷案件进行对口指导和靶向施策,以专业力量让纠纷化解于诉前。如揭牌启用浙江省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平湖工作站,让涉侨服务有了新的落脚点;在平湖·中国服装城推进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种种创新举措让企业在平发展的步子更稳、底气更足。

企调中心让矛盾纠纷有了化解出口,而专业团队则是高效化解的关键。涉企民商事纠纷调解涉及法律条文多、专业要求高,基层开展工作难度大,对此,市司法局积极发挥离退休干部余热作用,遴选退休法官、退休检察官、退休公安干警等组建“企帮团”队伍,派驻企调中心专门负责涉企民商事纠纷调处。同时,积极优化“传帮带”模式,组织开展新任“企帮团”成员岗前培训,让新人在实践与理论中提升基层调处能力。“以往企业之间有矛盾,通常会通过诉讼来解决,但这种方式需要企业付出高额的费用和时间成本,现在我们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委派专人介入调解,能够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潘晓东说。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是“柔性司法”的追求和目标。在涉企民商事纠纷“大调解”体系的加持下,今年上半年,全市诉前调解成功率85%,列全省第4,其中,涉企民商事纠纷化解成功率68%,居嘉兴首位、全省前列。

【样本扫描】成本低、速度快、灵活性高……对于“大调解”体系下的非诉讼优点,浙江金九鼎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有仁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有着多年诉讼经验的律师,王有仁已为平湖多家企业办理民商事诉讼业务,这几年,随着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广泛应用,王有仁也深刻体会到“诉前调解”对当事人的“实惠”。

前段时间,王有仁接手了一起标的达900余万元的合同纠纷案。案件原告因被告长期拖欠款项,致其合法权益受损,不得已将被告告上法庭。法院为使原告尽快拿到“赔偿款”,减轻双方讼累,决定将该案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并在人民调解过程中启动司法确认。调解员对案件进行充分了解和审查后,证实被告短时间内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通过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疏导和有效讲解,最终使双方达成友好协议,决定由被告“以时间换空间”,每月分批返还欠款直至全部清偿为止。

在整个调解过程中,王有仁深切感受到“息事无讼”涉企纠纷诉前调解的温情。“诉前调解短时间内就化解了双方矛盾,让他们握手言和,不仅为企业免去了6个月的诉讼期,为他们省下了10多万元的诉讼费,还有效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难题,让他们有了‘喘口气’的机会。”王有仁说。

【百姓点赞】王有仁:涉企民商事纠纷“大调解”体系让企业找到了矛盾调解的平衡点,不仅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缓解了他们诉讼的资金压力、节约了时间成本。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对各项法律条文具有专业认知,能够充分表达双方当事人的意愿,真正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2023-08-0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71840.html 1 3 高效调解化纠纷 为企护航稳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