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广陈红色力量 温暖大凉山孩子

■记 者 居丹荔

通讯员 李凤超

本报讯 310套校服、2个“红色嘉园”、10名困难学生、3000余件捐赠衣物、25个微心愿……这组数据是来自农开区(广陈镇)的“爱心密码”,也是四川省大凉山的“幸福密码”。

这一串“密码”的故事还要从5年前说起,来自农开区(广陈镇)山塘村的党员金梦依从大凉山结束支教回到家乡。虽然人回来了,可是金梦依的心却始终牵挂着那一群可爱的孩子。每年都会回一趟大凉山,看看孩子,也为他们带去一些生活用品。而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农开区(广陈镇)党委的重视。去年,广陈镇党群服务中心倾心打造了“爱在大凉山”党群公益项目,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引导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汇聚社会力量,帮助大凉山哈甘乡哈甘村小学的学生改善生活现状。

“去年我们组织了2次捐赠活动,共收到捐赠衣物3000余件,鞋子460余双,学习用品及图书400余件,玩具150余件,第一时间寄往了大凉山。”金梦依说,大凉山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平常还处于缺衣少物的状态,去年的两次捐赠,为大凉山的孩子们带去了新衣物,也正式开启了农开区(广陈镇)与大凉山的爱心链接。

除了普惠型的捐赠活动,农开区(广陈镇)也针对哈甘村小学的孩子们开展“心愿式”帮扶。“我想要一套《字典》,我们这里有些买不到。”“我想要一套书籍。”“我喜欢运动,我想要一个足球。”……去年,正值金梦依多年前支教的学生小学毕业。前期,广陈镇党群服务中心找到哈甘村小学了解了25个孩子的“微心愿”,并通过各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微信群发起微心愿认领活动,25个微心愿一领而空。而金梦依也在孩子们毕业之际,亲自将25份心愿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上。

孩子们的“微心愿”完成了,学校又有什么样的需求呢?工作人员在与学校校长的交谈中,了解到孩子们缺少校服,尤其希望拥有一身有彝族特色校服。为此广陈镇党群服务中心第一时间链接资源,通过各个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群筹集3万元爱心资金,为全校学生捐赠具有彝族特色的校服310套,今年6月,校服通过快递到达了孩子们手中,给他们带去了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舞。

“之前我个人行动时,每年能做的只是给他们带些物资,这两年,有了镇党委的加入,除了这些物资的捐赠,镇里还与那边进行了结对帮扶,广陈中心小学的同学还与那边的孩子成了笔友,爱心的传递越来越广。”金梦依说,截至目前,农开区(广陈镇)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已经与大凉山的10个孩子形成了结对帮扶模式,为他们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广陈中心小学也有12名学生与哈甘村小学的12名学生成为了笔友,互通信息,镇党群服务中心也将“红色嘉园”改造项目的服务半径扩大到大凉山,已经为2户困 难家庭改造了家里的房屋。

爱心还在继续,农开区(广陈镇)将进一步链接资源,筹措资金,开展爱心义卖、微心愿征集等活动,给大凉山的孩子们送上温暖,为孩子们插上“梦”的翅膀,这一串跨越广陈与大凉山的“密码”终将越来越长。

2023-08-03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70789.html 1 3 广陈红色力量 温暖大凉山孩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