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成声
“天气这么热,进来凉快凉快”“喝点水吧,解解渴”……这段时间,遍布平湖城乡街头巷尾的139家“金平湖”职工服务驿站,成了户外工作者的避暑港,也为平湖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入伏以来,平湖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气象部门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炎炎夏日,对于正常通勤的上班族而言,身处户外都感到酷热难耐,更何况是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快递人员和建筑工人、交警、城管等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劳动群体。而接下来的天气更是有可能逼近40℃,进入高温“烘烤”模式, 这对于广大户外劳动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烤”验。
然而,似火的骄阳,灼人的热浪,挡不住户外劳动者奋斗的脚步。一个个挥汗如雨的身影,一张张挂满汗水的脸庞,一件件被汗水浸透的工装,他们用奉献和汗水换取城市的正常运行,带给市民生活的安全和便利。他们高温下的坚守,是对爱岗敬业价值观的最好诠释,是烈日下的最美劳动者。他们不仅需要点赞,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关爱。
而在城乡大街小巷为他们设置的一个个“金平湖”职工服务驿站,就是其中的关爱行动之一。这些爱心“清凉驿站”不但安装有空调,配备了藿香正气液、清凉油等防暑用品,还设置了“爱心冰柜”,免费提供冷饮、矿泉水、小点心,同时配备了充电器、医药箱等便民服务用品,以实际举措为高温下“逆行”的劳动者送去关爱和清凉。
点滴折射大爱。一方清凉空间、一杯解暑清茶,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切实的帮助和福祉,让户外劳动者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温暖。而要确保一个个爱心“清凉驿站”的持续正常运营,需要更多的政府部门,包括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爱心市民的积极参与,积极主动地为“清凉驿站”“蓄水”,为户外劳动者“蓄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爱心“清凉驿站”不只是一个场所、一个简单标识,更是展现责任担当的一面旗帜、传递文明风尚的一个方向标。
事实上,从2019年,市总工会启动“金平湖”职工服务驿站建设以来,至今已建成各类“爱心驿站”139家,其服务站点也从主城区延伸到了各镇街道和村社区。总工会还把这一暖心服务做成一场全城的爱心接力,4年来,累计得到300多家爱心企业、2万余名爱心市民的主动参与。如今,这些“爱心驿站”,已经成了户外劳动者“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暖心之家”。
呵护高温下的劳动者,是一座城市应有的温度和情怀。小小的爱心“清凉驿站”,让高温下的劳动者有了一席方便舒适的避暑之地,也成了平湖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的重要载体,成为平湖城市文明的新坐标。我们期待更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加入“清凉驿站”公益行动,用小善成就大爱,为那些在高温下保障城市运转的户外劳动者,撑起一片夏日阴凉,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充满“温情”和“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