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成长

聆听大唐的回响

——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实验小学608班 沈思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与高适相遇于逐梦长安的路上,此后断断续续纠缠了一生。

一、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李白出场时就是一身侠客的风范。他误以为高适是抢马贼,两人不打不相识,结为好友,一同游山玩水,之后李白前往扬州,并与高适约定一年后相见。一年后,高适如期赴约,与李白一同游历扬州。李白深夜放舟游湖,抢了最美的胡姬为他跳柘枝舞,亲自击鼓伴奏,一掷千金,意气风发。

李白对高适说:“你我生逢这样的盛世,当为大鹏!”是的,此时的李白就是那只大鹏,随时会乘着长风冲上九万里的高空。

二、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果然,当高适还在家苦读诗书的时候,李白已在长安出了名。高适接到了一封“速来长安,速速速”的书信。他即刻前往长安,那时的李白与长安城中的权贵结交,每日有许多人等在门口求见,而他却在酒楼与王爷、太守纵情豪饮,在平衡木上弹琴作诗,放荡不羁。

他是众人眼中的谪仙,白日放歌,出口成诗,此时的李白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可以吟咏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李白依旧潇洒,依旧随心所欲,依旧光芒万丈,依旧不谙世物。

三、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即便是盛唐,李白这只大鹏也飞不到他渴望的青天。

他想考取功名,却因为出身商家,不能参加科考;想请达官显贵举荐,仍因出身遭到拒绝;哪怕经玉真公主举荐,有了接近天子的机会,又因自身的狂放不羁,不为李林甫所喜,没办法,谁叫他是李白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不会讨好人,哪怕面对贵妃,他写出的依然是他自己心中的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天下哪个美人当得起这样的赞誉,这不是凡间美女,是天上的仙人。

李白是天生的浪漫家,政治上的波谲云诡并不适合他,他也弄不明白,最终错投谋反的永王,获罪流放。在我看来,全场电影的高潮就在李白吟诵《将进酒》,唱着最豪迈的诗,诉着最心酸的意。“与尔同销万古愁”,“万古之愁”如何能销尽,李白对政治的无知狂妄,对自身仕途的茫然无措,只能在一场场买醉中,神游无极,获得精神的解脱。

与李白相对的是高适,这个一生老老实实,用枪法为自己博取军功的实在人,从未有过华而不实的想法,刻苦读书,勤奋练武,他看得清自己的处境,也弯得下寒门士族的高贵头颅。成就高适的,不是盛世,而是乱世。安史之乱中,他看清形势,始终目光如炬,保家卫国。最终,高适实现了光宗耀祖的理想,笨拙的丑小鸭成了翱翔天际的大鹏。

世上需要李白这样的梦想家,也需要高适这样的实干家。也许梦想家最终成了实干家,也许实干家靠着梦想成就了自己。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遗憾,绽放成了长安火树银花的梦幻一场。

指导老师 李红芳

2023-07-21 ——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62043.html 1 3 聆听大唐的回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