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专版

平湖财政多举措支持稻米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市财政部门多措并举,大力支持“米香”振兴计划,围绕水稻产业“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设施配套化、产业一体化、销售品牌化”目标,全力稳生产、提品质、促增收。去年,全市粮食面积43.29万亩,粮食产量全年完成18.94万吨,均列全省第三。

藏粮于技

标准化生产促融合

聚焦育秧、加工、烘干、仓储等种粮环节“全链条”提升,破解“种粮效益低”问题,市财政累计投入2.12亿元开展省级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建设,构筑稻米全产业链“1553”体系。累计投入6771万元支持农业“双强”行动。已建成连栋薄膜温室、数字烘干仓储中心、恒温仓储粮库等大规模仓储加工场地,粮食烘干年产能可达6000吨,粮食存储产能增加3700吨。

藏粮于种

优质化打造促提升

打造“金平湖大米”优质品牌,市财政累计投入184万元,支持水稻品种优化,提升水稻主导品种占比。累计投入1360万元,打造“金平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进平湖大米的品牌化管理,形成“金平湖”区域公共品牌+基地子优质大米品牌的品牌体系。通过“保险+订单”方式推动“金平湖大米”品牌大米供应上海,首批签订订单面积5665亩。预计今年订单面积2万亩。到2025年,全市将培育一批大米品牌,做大做强10个重点品牌,形成省级知名大米品牌1个以上。

藏粮于链

订单式产销促增收

在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额补充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结合上海“穗优行动”,市财政投入300万元,在浙江省首创推出优质水稻收入保险,推动水稻保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跃变。投保后,每斤1.73元,比去年提高0.5元,每亩增收380元。下一步,市财政将继续推动收入保险由“保田头”延伸至“保产业链”,支持“保险+”形式开展订单水稻生产。订单种植产出稻谷实现本地生产、本地储存、本地加工、直供上海。

2023-07-1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61152.html 1 3 平湖财政多举措支持稻米产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