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笔记

让每一个暑期都充满快乐

■钱澄蓉

对于孩子而言,暑假应该是快乐的代名词。烈日下的橘子棒冰、竹笼里叫不停的蝈蝈、永远玩不够的泳池……都曾是我们暑假的快乐源泉。“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一曲《童年》更是描摹出“80后”对于假期的美好记忆。而如今我们的孩子却似乎缺少了一份对于暑假的欢乐记忆。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变,每一个人儿时的美好记忆,始终是珍藏在心底的一颗糖,理当被呵护、被珍视。

7月2日,“浙江宣传”公众号,在今年暑期伊始发表的一篇题为《“暑期焦虑”何处安放》的推文,引起了极大关注。文中提到,暑假是美好的,无处安放的“暑假焦虑”才真正可怕,文章也叩问:暑假为何“最可怕”?面对悠长假期,学生和家长该如何破解焦虑?

反观自身,家中有一5岁小儿,新学期将进入幼儿园大班,而这个暑期为了让他不沉迷于电视与网络、为了防止老年人带娃的种种弊端,我给他安排了一张课表,从夏令营到绘画、从绘本故事到写字,该课表之长一页A4纸还打不下。而仔细拜读过《“暑期焦虑”何处安放》的推文后,我也进行了深度反思:是不是自己将焦虑反手转嫁给了孩子,我们儿时期待的暑假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我与孩子商量,去掉了一些他不喜欢的课程,调换了一些他相对喜欢的课程,并且彼此明确,所有课程都是以“尝试”和“发现”为目的,尝试新事物、发现是否有兴趣,不把所谓的学习成绩作为目标。通过调整,孩子对暑期的课程更加期待了。

“我想在假期出去旅游一次,玩水或者玩沙子。”面对暑期心愿,孩子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而我在与老公商量后,决定将出行安排在8月底,给孩子的这一暑期来一个美好的“收官”。其实,回过头想想,这样的要求也是我们儿时的梦想,如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为他们实现呢?

从一些教育机构的宣传来看,或许“暑假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期”,但“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教育亦如是。客观来说,对有些学龄儿童而言确实需要合理安排暑假时间,查漏补缺、温故知新。但学习并非暑假的全部,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生的分水岭也绝不只在某一个暑假。学习是每个人终身的课程,还给孩子一个弹性拓展空间,青春才更有韧性,更有后劲。作为“第一老师”的家长还是应努力摆正心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切莫将自己的焦虑情绪传导给孩子。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与其过度焦虑,不如好好规划。暑假不短,不妨与孩子坐下来聊一聊,将上学期的情况悉心梳理,为下学期的功课提前规划,和孩子共同制订一份合理的暑假计划,其中不仅包括学习,还有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等。

另外,我认为我们的社会也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譬如,开设传统文化体验课、举办科普类公益讲座、打造适合青少年观览的文博展、书展等等。而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一种很好的假期学习方式,在大自然中探索科学的奥秘亦是一种学习。不囿于书本,不桎于课堂。

2023-07-06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57490.html 1 3 让每一个暑期都充满快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