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荣怡婷
本报讯 以榜样为镜,向好人看齐。自2008年平湖诞生第一位“中国好人”张祥林以来,我市便掀起了平湖好人道德建设的热潮。不知不觉中,好人道德建设已走过15个年头。这15年来,一大批好人好事走进公众视野,成为学习榜样和价值标杆,11例13名中国好人、45例浙江好人、60例平湖市道德模范及道德模范提名……他们用凡人善举传递正能量,使精神文明之花在平湖大地绽放。
如今,平湖好人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一批又一批人接过“爱”的接力棒,赋予“好”的时代的温度和内涵。
吴叶峰是平湖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黄姑学校的一位教师,也是最新一季的平湖好人。自2012年,平湖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发出“关心关爱特殊孩子”的倡议,吴叶峰便积极响应倡议,为施教区内8名重残儿童送教上门。11年来,她始终坚守着这份责任,从背街小巷到房村社区,每一处都有她奔波的身影。
给特殊孩子上课有别于吴叶峰日常教学,但她总是不厌其烦,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以及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引导他们。为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完整的童年,她还会将他们接到学校,与学生一起上课、活动;也会在节假日,组织孩子们一起开展研学活动,让他们在社会体验中感受美好、寻找自信。“这么多年来,看到这群孩子慢慢成长、慢慢改变,一个字一个字努力喊着‘吴老师’时,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吴叶峰说。
送教上门的路,是不断给予希望、创造奇迹的路,也是传递爱与温暖的路。2013年,在吴叶峰的推动下,黄姑学校成立了“送教上门”爱心教师志愿者服务队,如今,已先后有30位老师加入送教上门的队伍,爱的力量愈加磅礴。
“好人”除了是对一个人道德素养的褒奖,更是对一种行为、一个价值观的高度认可。在平湖,像吴叶峰一般,兢兢业业坚守岗位,演绎温情故事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三十年如一日推行“学科星”航天教育,被誉为“中国民间航天教育第一人”的退休教师姚爱英;扎根山林四十余年,只为守护独山港安全宁静的“守林人”胡木根;坚守供电生产一线,孜孜不倦钻研电力技术的“平电劳模”潘建乔……那些奉献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作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使简单的道理变得不简单,身体力行地传递着道德的温度,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激发崇德向善的力量。
除了道德标兵以身作则树立模范形象外,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践行“好人行为”。圆通快递员杨冲听见呼救声,第一时间“冲”进河内,勇救落水者;十字路口发生事故,车辆侧翻、人员被困,广大热心市民挺身而出,齐心拯救被困者……如今,各类见义勇为、播撒爱心的暖心场景在我市频频上演,这群善良而普通的平湖人民正以自己的善行义举传递正能量,用“举手之劳”让爱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