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语丝

捉黄鳝

□ 陈年兴

小区里新开了一家私房菜,孙女皮皮常常缠着要到那里去玩。皮皮才六岁,当然不是要去吃饭喝酒。她惦记的是酒店的储藏室有一排玻璃柜子,黄鳝、甲鱼、大龙虾等海鲜水产在里面悠闲地游动。皮皮已经来过好几次了,每来一次都有收获,她能隔着玻璃,指点着说出它们各自的名字,还提出一大堆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龙虾长得一点也不像龙为什么叫龙虾,黄鳝怎么都是黑色的,甲鱼为什么要带着房屋出游。有些问题我自己也不知道,只好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小时候,甲鱼和龙虾很少见,但对黄鳝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尤其是捉黄鳝的各种方法,不光了如指掌,而且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最原始的方法是钓黄鳝,找一根六十公分长的铁丝,一头磨尖,弯成钩子。在钩子上串上蚯蚓做诱饵,最好是那种黑色的细蚯蚓。然后一手捏着铁丝,一手提着黄鳝篓,在田岸两侧寻找黄鳝洞。找到洞口了,就把串着蚯蚓的铁丝伸进去。黄鳝洞都是打弯的,所以动作一定要柔和,给黄鳝的感觉是一条不知好歹的蚯蚓来自投罗网了。洞里有没有黄鳝,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随着铁丝的深入,洞口水位会下降。性急的黄鳝会一口咬住不放,你只要把铁丝往里一送后,迅速往外一拉,一条黄鳝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你必须眼明手快,用右手中指一把钩住黄鳝,没等它反应过来,已经被扔进黄鳝篓了。俗话说兔子急了要咬人,黄鳝急了也会咬人。对付的办法是就像打蛇打七寸一样,使劲钩住黄鳝头部以下位置,这样黄鳝就咬不到你了。

有些黄鳝的洞口很隐蔽,藏在野草丛中,但也逃不过有经验的猎手。轻轻拨开野草,缓缓送入铁丝,那些狡猾的老黄鳝并不急于下口,它用嘴巴轻轻一碰,试探一下,这时你千万不可心急。黄鳝试了几次,没发现有什么危险,就咬住蚯蚓往里面拖,你就让它拖一会,等到手上分量重了,使劲往外一拉,老黄鳝措手不及,被拉出洞口。如果你第一下没抓住,黄鳝会迅速钻入烂泥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给你一个鸭吃砻糠——空欢喜。

有时找到洞口后不需要铁丝也可以捉到黄鳝,前提是要有相距不远的两个洞口。用手指顺着一个洞口挖进去,黄鳝会从另一个洞口仓皇出逃。有的洞较长较大,可以把脚伸进去一阵猛踩,那气势似乎要把龙宫掀翻。那洞中黄鳝不堪忍受如此猛烈骚扰,只得乖乖出来投降。

也有黄鳝被弄疼了不愿上钩的时候,有涵养的孩子会抓一把野草,把洞口堵得严严实实,记住了这个不肯配合的家伙的地址,第二天再上门挑战。碰到性急暴躁的猎手,完全不顾“职业操守”,竟然“强拆民房”,拿起深沟耖就挖,那意思是掘地三尺也要捉到“俘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最后黄鳝固然无处藏身,束手就擒,但是田岸被破坏毁损,本来很文雅很诗意的钓黄鳝,变成了野蛮粗暴的掘黄鳝。

除了用铁丝钓,也可以用弯篓诱捕。如果说钓黄鳝是生拉活拽强人所难,那么排弯篓就是请君入瓮,愿者进篓。弯篓是一种竹制的捕捉工具,呈曲尺形。入口是一个喇叭状的通道,黄鳝进去后,只能朝前不能后退,叫做“只进勿出”。黄鳝通过接口游到弯篓的另一端,那里有一根穿在细竹条上的蚯蚓。可怜的黄鳝正是因为经不起蚯蚓腥味的诱惑,不幸误入陷阱,最终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傍晚时分,孩子们用长长的竹竿挑着两排串好蚯蚓的弯篓,来到刚刚翻耕的水田,每隔五米左右排一个弯篓。可以排在水田中央,也可以排在岸边。弯篓的入口一端埋在水里,用泥巴压住。出口的一端最好露出水面,收弯篓时便于寻找,另外也给“俘虏”们一点喘息的空间。排的弯篓越多,捕获的“俘虏”就越多。限于人力物力,一个孩子有二十个弯篓也算不错了。第二天一大早,孩子们打着哈欠揉着眼睛到田间收弯篓,洗净弯篓上的烂泥,摇一摇,里面沉甸甸的,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说明收获颇丰。收完弯篓后,还是用长竹竿把弯篓挑到自家泥场上,品尝劳动的喜悦。弯篓出口一端有个盖子,用两根竹篾固定在篓身,拔掉一根竹篾,打开盖子,把里面的黄鳝泥鳅一股脑儿倒入水桶。被关了一夜的“囚犯”终于重见天日,欣喜得在桶中欢蹦乱跳。

黄鳝可以用铁丝钓,用弯篓捕,还可以用灯光照,俗称“照火鳝”。夏日的黄昏,孩子们用小竹竿挑着自制的煤油灯,行走在田间的泥路上。煤油灯的亮度有限,所以油灯要贴着水面,你必须蹑手蹑脚,瞪大眼睛,寻找出来纳凉或觅食的黄鳝、泥鳅。也有孩子背了个三节电池的手电筒,神气活现,一开电门,一道雪白的光柱,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隔着老远就能发现水中敌情。美中不足的是手电筒耗电很快,一个小时后,光线渐渐暗淡。晚上出去照火鳝,最好是天气闷热,远处有低沉的雷声滚动。黄鳝们都肚皮朝天,毫无防备地躺在稻棵下乘凉,你用手指轻轻一捞,黄鳝就被你收入囊中,真可谓手到擒来,得来全不费功夫。闷热的夏夜,田野里星光点点,如萤火飘浮,那都是照火鳝的人们在行动。胆大的小青年,一直走出十几里地,我们年幼的只是在本队范围活动。说是照黄鳝,其实黄鳝、泥鳅、田鸡、癞蛤蟆什么都要,也就是说,见什么逮什么,只要能吃就行。

连续几个晚上的奋战,加上排弯篓所得,收获已很可观,少说也有十来斤了。于是弟兄们手提肩背,来到小镇集市上,按照黄鳝两毛、泥鳅八分的市场价出售,把黄鳝、泥鳅转换成油盐酱醋。

往事如烟,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昨天早上在小区门口碰到老王,他很得意地告诉我,买了三斤黄鳝,野生的,很便宜,才一百五十块钱。

2023-05-2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43873.html 1 3 捉黄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