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我市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稻渔综合种养迈向高质量道路

■记 者 黄雨欣

通讯员 夏竞舟

本报讯 日前,我市印发《平湖市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稳产增收为目标,着力优化种养模式,加快扩面提质,协调生产生态,推动三产融合,为我市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实践路径。

稻渔综合种养包括稻鱼、稻虾、稻蟹、稻鳖等共生轮作模式。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既能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可以显著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是一种绿色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这种农业模式,截至目前,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8000亩,并涌现出了一批综合种养典型,平均亩增收超过2000元,综合种养面积持续扩大,成为平湖农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前几年我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解决了“怎么种”的问题,此次稻渔综合种养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高质量发展”,以稳粮兴渔、绿色生态、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着力集成创新一批绿色高效典型模式,培育壮大一批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优质、产地优美,具有平湖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化发展新路子。“总体上,计划到2025年,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万亩,实现平均亩增收2500元以上,积极争创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县。”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支部书记王甘翔说。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推动综合种养扩面提质。计划提出,科学规划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推动稻渔综合种养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通过积极开展示范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建一批稳产高效、生态循环、设施先进、标准规范、特色鲜明的百亩重点主体、省级重点基地,辐射带动更多农业主体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实现高质量发展,技术是强而有力的支撑。计划提出,加强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生态循环、综合利用等新模式新技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综合生产能力。科学开展田间工程改造建设,根据生产能力水平确定养殖规模、密度,合理安排种养农时,加强田间工程、品种选择、水稻栽培、水肥管理、养殖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集成示范。此外,还将通过培育新型主体,创新经营方式,为稻渔综合种养提供高素质的生力军和高标准的生产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健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系。计划提出,加快发展优质稻米加工产业,加强品牌培育、产品营销,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实施“米香”振兴五年行动为契机,推动优质稻米加工、仓储、物流等链条环节向稻渔综合种养产区布局。同时,支持稻渔产品分级包装、冷藏保鲜、仓储物流设施装备建设。推动三产融合,促进特色美食、民俗文化、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业态融合,实现产业多元价值。此外,还将以“金平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加强稻渔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美誉度,提升稻渔产品附加值,以品牌培育,促进优质优价。

2023-05-18 我市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42391.html 1 3 稻渔综合种养迈向高质量道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