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9.1%,民营经济的奋进指数

——平湖经济首季报⑧

■记者 林旭东 通讯员 徐冰艳

拼经济,拼的是韧劲,拼的是信心。在这场万马奔腾、真刀真枪的市场竞跑中,平湖民营经济展现了“硬核力量”。

今年一季度,平湖民营经济发展春潮澎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1%,高于全市平均4.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53%。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攀升,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民营企业在平湖发展壮大,归根到底要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靠民营企业敢于求变、敢闯敢干、艰苦奋斗的精气神。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浙江荣晟环保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环保发展为核心理念,致力于通过绿碳制造推动造纸业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中,企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引进高层次人才,全方位用好人才力量助推企业发展。去年,企业还成立了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公司已形成生态造纸、环保热电、绿色包装、实业投资、新能源新材料五大板块。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并先后获得国家绿色工厂、省节水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

浙江传化天松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粉末涂料专用聚酯树脂及纺织化学品为一体的高新科技型企业。其年产8万吨纺织化学品项目于2020年上半年启动建设,并在今年一季度逐步释放了产能。在原有聚酯树脂产能与去年持平的基础上,纺织化学品项目实现了7000吨的产能,拉动了企业产值的增长。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产值2.3亿元,其中新项目产值近9000万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在做好新项目落地投产的同时,持续加大技术改造推进力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除了其自身的蓬勃奋斗外,也在于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不断形成,平湖产业特色的不断完善,企业在平湖的发展机遇越发凸显。

平湖是一座创新创业之城,背靠上海,面朝大海,是浙江省唯一一个与上海陆海均相邻的县级市,也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浙江第一站,有着承接上海产业协同发展的先天优势。沪平盐城际铁路、独山港口扩容等项目的加速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各类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资源将在平湖加快集聚,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也创造了更好的历史机遇。

平湖因海而兴,开放包容与生俱来,全力打造人才新政3.0版本,国家、省级高端人才入选数和到岗率位列全嘉兴前列。我们无比重视创新,全面推进孵化平台建设,形成“高能级平台+特色小镇+高质量小微企业园”的“科研+智造”平台体系,全国科技创新位列百强县前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切实的人才保障。

完善的产业体系与产业平台,使得平湖成为优质企业、特色产业的集聚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机床三大产业经过上下游集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这双“看不见”的手牵着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发展。

今年一季度拼得的成就,是厚积薄发的效应。平湖市不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以政府服务效能大提升推动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2019年,平湖市规上民营工业企业数量505家,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全市拥有规上民营工业企业580家,增长75家。

政策甘霖,源头活水。《平湖市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两化”改造、“两厂”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政策相继出台,对企业的扶助涵盖范围越来越广,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去年,浙江省在“5+4”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推出了“8+4”政策体系,涵盖了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各个领域,我市也积极承接,推出了平湖的优惠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

政府引导、政策引领。平湖民营经济不断优化产业格局。当前,平湖民营经济已经全面拓展到工业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等行业和领域。在经营手段上也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转变。

2023-05-15 ——平湖经济首季报⑧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41215.html 1 3 9.1%,民营经济的奋进指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