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婷
“妈妈,妈妈……”是这几年,我听过最动听的声音。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依恋,声声入耳,我甚至能在脑海里,清晰地还原每一个不同声调背后的小表情和小情绪,多彩且富有生机。透过文字,可能难以感受到它独有的灵动与依赖,但却最是让我牵肠挂肚,也最是骄傲的呼唤。
我永远不会忘记,五年前的那个冬天,窗外寒风猎猎,室内温暖如春,一个小小的,甚至被泡得有点浮肿的人儿来到了我的怀里,头发湿漉漉地打着圈儿,眼睛懒懒地闭着,安安静静,不吵不闹。正是这样一个脸甚至没有我手掌大的小婴儿,开启了我人生的新旅程,让我觉得神奇且美妙。他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我小心翼翼地看着他、护着他,从那一刻直到现在。
我想有些词语,只有当母亲的才能体会其背后饱含的感动与温暖。比如说,呱呱坠地;比如说,蹒跚学步;比如说,牙牙学语。透过每一个词语,我能看到我的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画面,也看到了自己在这过程中的每一份付出。
正如网友所说的,“我是第一次做父母,你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初次合作,让我们多多关照。”怎么样做母亲?我想我并不知道标准答案。但神奇的是,当你一旦套上“母亲”这个头衔,就仿佛有一种无师自通的孤勇,推动着你义无反顾地奔赴那个小小的身影。学着包尿不湿,学着为他洗澡,学着为他做辅食;带着他学翻身,带着他学走路,带着他看世间万般精彩……我们互相关照,配合默契,就像你摔倒了,会自己爬起来,说“妈妈,我没事”,我为你竖起大拇指;就像你生病了,我要求你乖乖吃药,你再苦都会喝下去;就像你不愿意离开爸爸妈妈去上学,我送你到校门口,你还是会勇敢地走进教室。第一次做母亲,样样都是第一次,这样的旅程充满了未知的憧憬和希冀,让人乐此不疲、心向往之。
很多诗词文章里都会歌颂母亲的伟大,不可否认,从怀胎十月的漫长艰辛,到生产时的拼尽全力,再到陪伴成长时的劳心劳力,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当我们深情回望,我将它总结为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虽有不易,但更多的是收获与幸福。当你每天回家时,那一声高亢的“妈妈,你回来啦”;当你的孩子放学时,带回来的那一朵小红花、那一张奖状;当你的手上送过来一块,他特意留给妈妈的蛋糕……这样的幸福很小却最是让人欣喜,这样的双向奔赴很暖也最是让人感动。
我们深受母亲之恩,也小心翼翼地去学做一名合格的母亲。这个过程,让我们学会成长,学会为孩子不遗余力,也学会从双向奔赴中看见美好、期待未来。套用一句儿子最喜欢的动画片《迪迦奥特曼》中的经典台词,“你相信光吗?”请你一定要相信光,也要成为光,要成为孩子的光,指引他们成长与前行;也要成为父母的光,点亮他们的幸福,让他们为你骄傲、为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