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反诈宣传翻新 坚做百姓后盾

■记者 荣怡婷

本报讯 近日,当湖片区刑侦队民警邵列和同事在广州成功抓捕10余名犯罪嫌疑人,快速侦破一起“以零利润为噱头,非法售卖摩托车”的电信网络诈骗案。

作为一名民警,邵列每天就是和各种刑事案件打交道,其中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他的主要工作。这些年,邵列见证了技术的发展进步,也看到了犯罪分子的“转型升级”。“现在电信网络诈骗涉及各个类型、各个环节,最常见的还是刷单返利、网上交友、冒充类诈骗,但是近期还出现了裸聊。”邵列说。不同于过去的“抱团单一”,如今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多样,出现了诈骗窝点逐渐向境外转移、涉案金额大等特点,形成了组织结构严密、内部分工明确的犯罪攻势。

新晋民警吴昕宇也有同样的感受。前段时间,吴昕宇接到反诈中心的一条预警信息,称市民农女士(化名)有大额资金转出,存在高危被诈风险。收到信息后,吴昕宇立即电话联系农女士并赶赴现场进行劝阻,但农女士极不配合,坚称自己没有被骗,还谎称资金转出是为了买房。看到“执迷不悟”的农女士,吴昕宇便耐着性子向她讲解诈骗手段及危害,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坚持,终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

原来,农女士在某婚恋交友网站认识了“男友”李某,对方称有投资渠道,可以带农女士一起发财。深陷“甜蜜陷阱”的农女士对“男友”的话深信不疑,于是东拼西凑了50余万元汇入了“男友”指定的账号。“农女士的经历是典型的‘网上交友’诈骗,这种诈骗手段由于陌生用户之间互动频繁,粘性强,很多受害人深陷其中却浑然不知。”吴昕宇说。他表示市民朋友一定要警惕网络交友,涉及钱财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轻易转账、汇款,避免上当受骗。

“网上交友”敲响了群众防诈骗警钟,也让吴昕宇更深刻认识到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电信网络诈骗相比于普通诈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非接触式,加之,此类犯罪活动的蔓延性大、发展速度快,我们很难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位置。”吴昕宇说。极强的隐匿性为公安部门调查取证及后续抓捕工作带来挑战,也对公安的侦查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且更迭迅速,但是其本质内核是固定的。广大群众要擦亮眼睛,提高辨别能力。”市反诈办民警徐秀凤说。为提高辖区群众反诈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诈骗案件发生,我市公安部门联合各镇街道、村社区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把反诈声音送到千家万户。在接警民警上门基础上,还指派专人提前介入,以解读剖析等方式持续靶向对当事人及其家属开展防范宣传,积极探索反诈劝阻闭环机制。

“为避免新的诈骗手段波及危害更多人,我们还会在每次侦查研判中,总结诈骗新规律,从而进行指向性的宣传预防。”徐秀凤说。在高压严打态势下,我市案发数量已连续三年保持下降态势,2022年更是实现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理数、损失数“两降”目标,反诈人民战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3-04-25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36365.html 1 3 反诈宣传翻新 坚做百姓后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