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东湖·语丝

小镇之恋——寻访泗里桥

□ 陈黎雯

如果,盐船河依然每日船来船往,那么,泗里桥、桥边的小码头、临河的泗里桥小镇、镇上的茶馆、理发店、杂货店、泗里桥小学、中学,应该也会很热闹吧。

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盐船河,在见证了风云变幻的苦难岁月后,就像一位承载了太多记忆的老人,多了些许从容、宁静的味道。河水随着时光慢慢地流淌,横跨在河面上的泗里桥默默地见证着一拨又一拨的人从桥上走来,走过,走远。而我,自从两年前响应市文联组织的作家驻村活动走进了泗泾,便仿佛一直不曾离开。

时光旧了后,似乎很多东西都旧了。高低错落着的几处老屋铺陈着岁月的光影,苔痕晕染的白墙点缀着时光剥蚀的斑痕,虽大多空置了,但质朴尚存,古风犹在,让人充满好感。

如今的小镇只疏疏落落地散住着十来户人家,金惠良金老师家,就是其中之一。

金老师是乍浦人,上世纪50年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平湖师范,毕业后在桐乡中学任教。1963年的时候服从组织调动,来到广陈泗里桥的泗泾学校,这一干,就是三十三年,可以说,泗里桥是影响金老师一生的地方。

在这里,他认识了金师母,师母当时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在泗里桥。这样从出生到性格都迥异的两个人在泗里桥相遇,开始了一段恒久而绵长的爱情。

1986年,为了方便照顾生病的母亲,金老师调回乍浦镇中学,而金师母因为工作的原因还留在泗里桥。于是,分居两地的人儿,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长途跋涉后的每一次相聚都变得极其稀罕与宝贵。但相聚的时间是那么有限,通常一个周末,用在来回路上的时间就占一大半儿了。好在金师母后来也调到了乍浦工作,但泗里桥却已经铭刻在他们的生命中了。这不,当他们双双退休,少了很多牵挂的时候,他们又回到了泗里桥,寻找那段留在岁月深处的记忆!

两位老人家和过来串门的老人在闲谈中吐露出共同的心愿:希望在这附近能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好让他们老有所乐。我想,他们的心愿很快就能实现。因为,进入老龄社会,我们整个大环境都在向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前进。

这样的拜访是悠然闲散的,谈笑间就到了饭点,金师母热情地要下饺子招待大家。当我们婉拒了老人的好意后,听到金师母跟金老师说,那我们就热点粥吃吧。我不禁好笑,咋不给金老师吃饺子呢?想来,这其实就是相濡以沫后的自然!就像他们过了近一辈子却总也不会觉得烦腻的所有寻常日子一样。而那些年里,遇到的所有困难、辛酸,到今天,都只是流淌成两人说话间一抹云淡风轻的微笑!

告辞的时候,金老师和金师母一起出来送我们。相携相伴的身影让人领略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意与感动。这般的漫漫光阴,便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吧!

2023-04-1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34131.html 1 3 小镇之恋——寻访泗里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