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城市·成长

岁月往复,糟蛋依旧

■毓秀小学609班 张同予

她悄无声息地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路旁的小溪清澈见底,翠色的柳叶倒映其中,面前,是一扇朱红色的木门,红漆斑斑驳驳。

她轻轻推开木门,她的爷爷,一个八十开外的老人正坐在屋前的台阶下,背后的厅上,赫然写着“天下第一蛋”的匾额。爷爷抬头看见她,手里的活没停下,说:“丫头,你回来了,快来帮我敲蛋。”她放下包,将披肩的直发束起,拿起比冰棍棒长不了多少的木板,认真地开始敲起来。

看着她的模样,爷爷回忆起了她的小时候。记得也是这样的一个下午,也是在敲蛋,才小学的她争着吵着要抢走爷爷手上的木板敲蛋。爷爷笑着给了她,她这么轻轻一敲,一下就把蛋敲碎了,蛋黄顺着手指流下来。她懵了,奶奶看见了,却说:“没事没事,给你们做蛋炒饭。”那天,她吃得那叫一个精光。吃完了,她好奇地看着爷爷把刚才敲过的有轻微裂痕的蛋放进了瓮,瓮里有酒糟,放一层蛋,再放一层酒糟。如此反复,最后用尼龙纸将瓮口包起来。几个月后,爷爷打开瓮,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爷爷捞出一个蛋,她看见那蛋早已变得松软,蛋壳自动脱落,用筷子轻轻扒开皮儿,橘黄的蛋黄就裸露在面前。吃一口,咸香滋润,入口即化,用它吃粥,一口气可以吃两三碗。

她听得满脸笑盈盈,说:“现在我知道了,敲得太轻,酒香不入味,敲得太重,就会把蛋衣敲碎。”爷爷拍了拍她,微微地笑着。

“咚咚咚”,家里的门被敲响。一打开门,外面围上来一大群人,都是来向爷爷学习手艺的。人群中有人给爷爷戴上了红花,周围锣鼓声也响了起来,一个模样和蔼的伯伯亲手递给爷爷一张证书,上面写着“平湖糟蛋非遗传承人”的字样,家里顿时热闹非凡。

听着大家都要向爷爷拜师学艺成为新一代非遗传人,一个小女孩从人群中挤出来喊着:“我才是爷爷接班人。”她一看,是自己才小学的女儿,眨着两只水灵灵的眼睛,急得脸都红了。

她记得女儿和她小时候一样,天天想去打开那个浸有糟蛋的大瓮,追着她爷爷,也就是女儿的太爷爷问:“太爷爷,糟蛋好了吗?什么时候可以吃了?”当时她女儿和她一样,人还没有那大瓮高,总会踮着脚尖往里面看,露出乌黑的眼睛打量着,仿佛发现新世界一般。

“好好好,你们都长大了,太爷爷把我的糟蛋手艺全部传给你们。”屋子里,爷爷笑着抚摸着自己的重孙,他和她都觉得自己好满足。

女儿和那些来拜师学艺的姑娘小伙们一起蹲下来敲蛋,她分给每个人一根小棍。爷爷一手拿蛋,一手拿小木棍,慈祥地教起来。窗外,阳光照射到一群帮忙敲蛋的孩子们身上,清新的微风夹着淡淡的酒糟味围绕着整个屋子,旁边桌上的糟蛋慵懒地躺着,散发着一阵阵的幽香,将一代代的记忆和情感,轻轻传递……

指导老师 钱琴妹

2023-04-18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33818.html 1 3 岁月往复,糟蛋依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