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谢付良
本报讯 “以前这里到处是杂草,没想到现在成了一个宽阔的停车场。”在新埭镇杨庄浜村文体中心斜对面,开饭店已多年的湖南籍新居民李辉说,这里没有停车场时,他的车子总要停到集镇马路两侧,往往很难找到车位,现在建起停车场,不仅停车方便了,周边环境也变好了。
走进杨庄浜村文体中心停车场,平整干净的硬化路面、整齐鲜明的泊位划线、井然有序停放着的车辆映入眼帘。新埭镇村镇建设办副主任陈炜轶告诉笔者,杨庄浜村文体中心地处新埭集镇虹桥路北侧,由于沿线两侧饭馆小店多,不少有车族到镇上用餐或到文体中心活动,往往为停车难烦恼不已。而就在中心东侧,有一片闲置地块,是原杨庄浜村部桥浜遗留的空地,因为一直闲置着,成了老百姓的一个种植区域,乱种乱堆放现象严重,环境卫生较差,影响了城镇面貌。去年,镇里通过改造,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拥有160个左右车位的便民停车场,不仅让周边环境焕然一新,更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停车难题。
这几年,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车多位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停车难、停车乱也成了老大难问题。而随着这些年来美丽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出现了一些闲置荒地。为了让“闹心”的闲置空地跟上文明城市创建的步伐,去年以来新埭镇针对城镇闲置地块进行了集中整治,在明确闲置空地属地管理责任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将这些闲置空地开发成临时停车场、口袋微公园等城镇基础设施,不但缓解了居民的停车难问题,也提升了美丽城镇的“颜值”,擦亮了文明底色。
位于新埭镇官家路的摸鸟圩,因为处在新埭镇区中心,“停车难”问题由来已久。再加上摸鸟圩是属于城中村的一块“夹缝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周边环境卫生脏乱差。去年,镇里经过整治,将其建成了一个拥有6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着实让居民感受到了便利。“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对闲置地块、边角地块等进行集中整治,至今已先后建起了原杨庄浜村部桥浜停车场、新杨路落北港东南侧停车场、摸鸟圩停车场等7处便民停车场,总共新增车位450个左右,基本上都是混凝土地面的停车场,‘刷新’了城镇面貌,也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陈炜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