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徐冰艳
本报讯 “阿婆,春笋什么价格?”“老吴,今天有没有河虾?”“蚕豆都卖完了吗?”……4月17日一大早,周圩社区的“共富集市”就热闹了起来。蔬菜、海鲜、河鲜、库存服装……30多个摊位,商品种类五花八门。有人摆摊、有人询价,三两句之间,敲定价格,立刻成交。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买质优价廉的产品,而在此处卖货的摊主们,也都来自社区。
“我们这个集市,就是让买的居民得便捷、让卖的居民有‘创收’,也让社区的管理抓手更有力。”独山港镇周圩社区党委书记周叶介绍,“共富集市”是今年春节以后开始规划用地和正式营业的,运行至今,居民好评如潮。
“共富集市”的前身是社区居民自发形成的农副产品销售点,在2012年周圩北苑投入使用后,就有三三两两的老年居民,在小区里挂篮叫卖自家产的蔬菜。近几年,随着独山港东侧白沙湾、金桥等村的居民迁移,社区形成了“东南西北”4个居住区,常住人口有5800多人。“新迁入的居民,有从事海洋捕捞、养殖业、加工生产等各行各业。”周叶说,不同的居民的入驻,也让临时的农副产品销售点不断“壮大”,摊位多了、销售品类也多了,居民们逐渐形成了在家门口购买农副产品的习惯。
近两年,周圩东苑内的一个十字路口,形成了较大集市规模,环境卫生、交通安全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执法管理,效果并不显著,于是社区召开了民主协商会议,最后在居民与村干部群策群力下,锁定了周圩东苑内一块面积1200平方米的闲置土地,将其规划成了如今的“共富集市”和一个灯光篮球场。
目前,社区的“共富集市”日常管理由村镇两级共同负责,早晚各有固定的摆摊时段,村民自觉遵守公约。早上8时前,摆摊居民都会自行离场,随后社区的保洁员进场清扫和洒水,8时30分后,有停车需求的车辆可以入场停靠。晚间集市收摊清理后,居民可利用紧挨着的灯光篮球场的光照条件,跳广场舞,晚上9时以后,开大型客货车的居民可以入场停车,一个集市场地,24小时不闲置。
“虽然名叫‘共富集市’,其实更像是一块‘共富广场’,我们还在不断扩宽其在促进村集体经济方面的作用。”周叶说,后期社区还计划利用集市场地拓宽乡宴中心的经营;规划大型客货车的停车场,适量接纳周边企业车辆;结合篮球场地,承接小型团建活动等,进一步发挥“共富集市”的致富作用。
据了解,周圩社区的“共富集市”周边正在加紧建设配套停车场,随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这个集干群之智,共同打造的集市,不但能凝聚社区“烟火气”,更能成为周圩社区聚集共富发展成果的欢乐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