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胡佳英
通讯员 曹金凤 倪燕勤
竞争,靠的是“硬实力”。在市场的江湖,“硬实力”就是硬通货。在创新奋进的铿锵脚步里,平湖的“硬实力”在不断积蓄、不断提升,比如高端制造业,春天出发,力量勃发。写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打造高端制造集聚地”这一行平面字,正在平湖立体起来。
一
新,用在高端制造业上,就会让人产生无限想象。最直观的,就是“新生力量”。
是的,今年平湖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断被好消息刷新更新。
最近,落户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辛帕工业智能装备生产及研发基地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其实在项目建设期间,公司早就租赁厂房率先实行生产,去年实现产值1.06亿元。此次新项目总投资2.3亿元,占地面积22亩,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用于风电叶片行业生产制造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专用设备。
辛帕智能科技(平湖)有限公司由上海辛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待新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形成年产智能化设备500台(套)的产能,年销售收入可超2亿元,年税收2200多万元。展望未来,平湖辛帕还将逐渐覆盖风电叶片生产的其他工艺,力争打通整个叶片自动化一体式智能生产,加深与新能源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
辛帕工业智能装备生产及研发基地建设项目的投产,为平湖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平湖战略性主导产业,主要包括智能制造装备和汽车产业两大领域。从现实看,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数只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约34.5%,却创造着全市60%以上的规上工业产值。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迎来新项目投产之际,汽车产业作为平湖优势产业,今年以来同样呈现“奋进”之势。
二
车轮滚滚,看的是部件动力,靠的是续航能力。
汽车与汽车产业,在平湖都有着“链”接,在“四群八链”新格局中具有鲜明的辨识度。
高端的产业,往往只需要看几个简单朴素的数字。在浙江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这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生产的企业,自2020年6月开始投产至今,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2020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2021年,实现产值2.3亿元;2022年,实现产值6.6亿元。
“今年,我们的产值目标是12亿元,相当于翻一番。”浙江伊控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戚永武的寥寥数语,道出了“硬实力”养成的小目标,他们的二期厂房可实现年产40万套电机控制器生产,预计今年二季度就能逐步释放产能,这也是公司制定产值目标“翻一番”的最大原因。
从一家汽车产业企业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整条产业链上的活力,听到的是推动“企业大发展、产业大集聚”的轰鸣引擎声,想到的是创新、改革、开放“三个一号工程”正全速推进。
三
大干项目,干大项目。这句话从共识走向共进,在平湖“四敢争先”赛场格外耀眼。
说到高端项目,又不得不提到汽车,这是因为今年汽车外资项目新签约,有看头,也有势头。
3月头,法国诺瓦瑞斯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主要从事汽车内外饰件、以及零部件等汽车塑料零部件设计、制造和销售。该项目由全球汽配百强企业诺瓦瑞斯集团投资,总投资1500万美元,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达产后预计营业额可达2亿元,年税收预计1000万元。在项目签约仪式上,诺瓦瑞斯集团首席执行官皮埃尔·布莱高度肯定平湖营商环境。随着该项目的签约落地,也将为平湖汽车产业再添“硬核实力”。
高端的“硬实力”是用脚跑出来的。比如智能制造装备和汽车产业,这是平湖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左右脚”。今年以来,两只脚一同向前、奋力奔跑,撑起了平湖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一片天”,也跑出了平湖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强大气势。按照“四群八链”工作部署,我市也将以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等产业链为核心,全力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为平湖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提供“硬实力”。
需要着重记一笔的是,这些高端“硬实力”的背后,是以营商环境为核心的“软实力”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