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戴绯绯 通讯员 唐翊瑄
“4210”,不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通往平湖未来的交通密码。近日,随着全市交通强市誓师大会暨“海河联运”推进大会的隆重召开,我市全面掀起了“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澎湃热潮。这场高规格的誓师大会,传递出“交通强市”的最强音,让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不负时光、只争朝夕。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到2027年,我市将建设“接沪、融嘉、沿海、联示范区”四大通道,建成“海河联运”“公铁联运”两大枢纽,打造10大标志性成果,建设10大标志性工程,即建设交通强市“4210”工程,五年实现交通投资500亿元以上,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市”。
“4”
去年9月28日,上海金山至平湖市域铁路(沪平盐城际铁路)浙江段开工仪式在平湖举行。金山至平湖市域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呢?该铁路既是上海金山铁路的延伸线、长三角地区首条跨省(市)建设并接入国家铁路网的快速市域铁路,也是浙沪两省(市)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标志性重大工程。作为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铁路对促进上海与杭州湾北部近沪地区的一体化、同城化,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推动“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金山至平湖市域铁路自上海金山铁路金山卫站引出,先后途经平湖市、嘉兴港区,终至海盐县。金山至平湖市域铁路建成后将结束平湖不通铁路的历史,实现平湖与上海市主城区1小时无缝衔接。
一条条交通廊道的建成,将在助力新时代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构筑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完善区域交通格局,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以及提高市域出行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接沪通道将融入虹桥南向拓展带。加快金山至平湖市域铁路、228国道平湖段改扩建、平剪线航道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S302、S202建成通车。全力推进沪乍杭铁路建设,积极谋划广新公路接兴豪路直通金山北站、沈海-亭枫高速联络线等快速化接沪通道建设。
融嘉通道将融入嘉兴主城区。加快嘉兴至平湖快速路建设,启动X202改造提升、S302西延接入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南湖东互通,拓展城市北部快速化通道。全力推进浙北集装箱运输通道工程,加速启动乍嘉苏线(平湖段)航道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平湖至嘉兴乃至浙北千吨级航运通行能力。积极研究平湖高铁站与嘉兴南站的联接,谋划串联沪杭高铁和沪乍杭铁路。
沿海通道将融入世界级大湾区。加快独山港区14个高等级外海码头和Ⅱ号港池建设,积极推进鱼腥脑外海进港航道建设,提升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加快228国道平湖段改扩建、翁金线改造提升,谋划建设中山路西延接乍兴公路,提升沿海公路疏解能力。依托沪乍杭铁路建设,积极谋划铁路进港,强化多式联运组织能力。
联示范区通道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启动634国道平湖段、平兴公路后市河段、平善大道改造提升等项目,全面建成S202,织密对接示范区主干路网。
“2”
“船舶是海河联运的关键,造船企业要高度重视海河联运枢纽建设工作,结合新厂址搬迁工作提前谋划,积极参与96标箱集装箱船舶、千吨级散货船舶和千吨级海河直达船舶的研发建造,努力做好配套建设工作,推动海河联运业务做大做强。”市交通运输局港航中心主任宗杰在近日召开的船企调研座谈会上这样表示。当天,与会企业负责人还对经营状况、建造能力和在建项目作了介绍,交流了目前企业在落实海河联运工作、推动船舶升级建设方面存在的瓶颈制约问题等。
随着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加快建设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印发,标志着海河联运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推动运输装备迭代升级作为其中一项主要任务,有助于最大限度发挥高等级集装箱主通道效能,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今年3月初,在嘉兴港独山港区海河联运区的“散改集”码头内,“散煤装箱”进行了一次全过程智能化升级,让作业中的制箱、装车、装卸船等工艺环节实现系统监控、自动识别。
平湖背靠上海、面朝大海,是浙江省唯一与上海陆海相连的市(县),独山港区更是天然具有“前海后河”的独特优势。如何让这条“黄金通道”释放更多的“黄金效应”?独山港区作为浙北海河联运集疏运体系的外海枢纽港,内河航运发达,黄姑塘支线穿境而过,通航能力可达1000吨,乍嘉苏线和杭平申线直通京杭大运河、黄浦江等内河主航道,天然具有“前海后河”独特优势。独山港区同时位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两大世界级大港之间,又独享全国仅有的两港优势(全国内河主要港+沿海重要港),依托浙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和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发展海河联运条件得天独厚。
据了解,海河联运枢纽将充分发挥平湖“前海后河”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建设,以海港和内河港为节点、高等级航道网为纽带,推进海港与内河港之间高效协同,深化独山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周边港口战略合作,基本建成以海河联运为特色的国内一流强港,奠定平湖海河联运枢纽在长三角的核心地位。
与此同时,在公铁联运枢纽方面,平湖加快高铁综合枢纽建设,加快站前路、南市路延伸和新华路延伸等高铁新城周边主干道路建设,串联公交枢纽、高铁站、长途客运站等,实现交通换乘的无缝对接。加快高铁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配套,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金平湖璀璨明珠新地标。
“10”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将“交通先行”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突破口,因地施策,以“农村公路+”发展模式,努力将“四好农村路”建成党群干群的连心路、乡村振兴的幸福路、共同富裕的快速路。“为打造乡村文化振兴之路,我们着力推动农村公路与山水田林湖等自然景观以及中国航天科普馆等人文景观的深度融合,实施公路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打造‘畅安舒美’的美丽乡村风景线。”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值得一提的是,市交通运输局还创新“运游结合”新模式,秉承“以公交带动旅游、旅游促进客流”的发展理念,推进3A级景区村庄公交线路发展,开辟“平湖市区—俞家浜(棒球小镇)”游1路旅游公交专线,利用旅游公交专线将平湖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串珠成线”,樱花小镇、明月山塘、果香俞家浜等景区景点实现闭环。助力举办农民丰收节、半程(国际)马拉松大赛等活动,全力助推美丽经济和文旅产业增收。
高品质农村公路网建设是平湖打造的“十大标志性成果”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融入长三角轨道网、打造纵横便捷干线公路网、打造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打造浙北地区一流强港、建设城乡一体公共交通网、建设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高质量现代化交通网络、打造高效数字化交通体系、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等十项成果,以及建设金山至平湖市域铁路(独山港至海盐段)、嘉兴至平湖快速路射线工程、228国道平湖独山港至林埭段改扩建工程、634国道平湖段工程、环城节点改造提升工程、平湖市城东公交枢纽完善工程、“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独山港区海河联运示范工程、内河航道改造提升工程、平湖镇级内河公用码头工程等十大标志性工程。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在‘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澎湃热潮之中,我们将继续全力推进平湖市域交通发展,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金平湖璀璨明珠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戚红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