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杨晨燕
本报讯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兴路北侧、兴新一路东侧的世外经开小学扩容改造项目建设现场,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工人们都头戴安全帽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为破解学校基础设施陈旧、学位不足等问题,我市将“学校扩容项目”纳入2022年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统筹推进世外经开小学迁建、全塘中心小学扩建、百花小学改扩建、南市学校改扩建,如今,扩容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学校扩容升级,一头连着每个家庭的幸福,一头连着城市未来的发展。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供给能够促进教育惠普,给家长和学生带来满满“获得感”。“我们的项目由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组成,目前地库A、D两个区域已经浇筑完成,地面上科技楼、食堂和体育馆的基础施工也已经完成。”项目负责人陈亮向记者介绍说,“原来我们每个年级只有5到6个班,眼下由于教室不够,六年级6个班级借用了世外经开中学的部分教室,旧校区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就学需求,此次的扩容项目计划建设42个班级,旨在解决老学校学位短缺的问题。”自去年施工以来,项目组紧扣时间节点,克服疫情影响,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市教育局班子成员深入施工现场,查看项目建设进度,督促指导项目施工,政府、学校、施工方形成闭环,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提质升级。
学校扩容,是一种对学有所教和学有其所的民生期待的回应,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智慧。世外经开小学的此次迁建项目,不仅针对性、创造性地解决了老校区家长接送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更积极响应“双减”政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据了解,为解决停车难问题,项目规划建设了地下停车场,停车场可一次容纳将近500辆机动车,届时,家长就能实现“顺风车式”接送孩子。同时,学校也将提供六百多个非机动车停车位,真正实现全方位解决“老大难”问题。此外,为推动“双减”政策更好落实,世外经开小学坚持“五育并举”,规划了校园广播电视台、体质健康测试功能室、舞蹈教室、器乐教室、合唱教室、写生教室等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培养的专用教室。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为下一代提供合适的机会和条件让人欣喜和心安。我市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以解决学生就学难、家长接送难、基础设施落后等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工作着力点,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上好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优质分配,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