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清明祭扫心胜于形

■言成声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国人祭祀祖先、缅怀故人、表达思念的传统节日,也是对我们每个人能否做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摒弃陋习、倡导文明和弘扬新时代人文精神的最好“年检”。为此,各地近日纷纷发出通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理念,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社会新风,共同营造“文明、绿色、安全、环保、生态”的文明祭扫环境,让清明节真正回归“清明”。

丧尽其哀,祭尽其敬。慎终追远,不忘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历来有上坟扫墓、祭祀先人的习俗。人们通过多种祭扫形式,表达追思情怀,这不仅蕴含着人们对逝者的缅怀,更有厚重的孝道文化。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原因,不少市民在祭扫形式上仍然存在一些陈规陋习,野外燃香放炮、焚烧纸制品容易留下火险隐患,一些市民甚至攀比祭品,凡此种种,都与文明新风相背离。

可喜的是,随着这些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的祭祀形式正悄然发生改变,文明祭扫的新风尚正在掀起。我市福陵园公墓推出的鲜花祭扫、“云祭祀”等文明绿色生态祭扫方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推崇。乍浦九龙山公墓以及各地的寄存堂也纷纷推出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采取网上祭祀、居家追思、踏青遥祭等场所变更,通过丰富鲜花、树苗、诗歌、音频等祭扫方式追思先人,在不减清明祭扫内涵底蕴的同时,引导市民从倚重实物实地祭扫,转变为传承怀远追先的优秀文化上来,为传统的清明文化赋予了新时代的新内涵。

事实上,清明祭扫重在情怀。不管通过什么形式祭扫,都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并非祭扫燃放了多少鞭炮,焚烧了多少纸钱,就代表了是否孝顺。孝敬父母更应该在父母生前下功夫。对故人献上一束鲜花或丝带,留下一段倾诉,别样的祭扫,同样是缅怀和追思,更能体现文明素养。

百善孝为先。借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敦亲行孝,只是节日性的仪式行为。将孝道落实在日常生活行动之中,才是传承清明文化的应有之义。厚养薄葬,重点在厚养。趁着老人健在时,尽己所能回报养育之恩,多给予关心关爱,让老人安度晚年,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

缅怀先人,心胜于形。清明祭扫的真正意义在于一颗诚心、一片真情,而非祭扫的形式。倡导安全文明有序祭扫,是新时代文明生活的迫切要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绿色文明祭扫的带头者,让这个清明节过得更文明、更“清明”。

2023-03-29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28096.html 1 3 清明祭扫心胜于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