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雨欣
本报讯 日前,我市稻田退水“零直排”节水集成示范项目入选浙江省2022年度“节水行动十佳实践案例”。自2020年起,我市便大力实施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通过布设精准灌排系统、田间节水改造、水稻节水灌溉技术集成应用,形成了“田—沟—河—圩”节水减排模式,将稻田变身为“海绵农田”“生态湿地”。
与此同时,在广陈镇龙兴村建立核心示范区,将灌片内1075米生态拦截沟渠、19个生态塘串点连线,形成了典型的稻田退水“零直排”全封闭模式。该模式以节水为抓手,源头治理稻田污染,通过农田面源污染系统治理模式的推广应用,不仅将节水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提升了稻米清洁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减污降碳和协同增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据测算,我市2022年农田灌溉用水1.2亿立方米,较2020年节约用电27万度,节约农业用水549万立方米。
此次节水集成示范项目,主要运用建立节水减排理论指导体系、构建“工程+管理”综合减排体系和深化农业节水政策制度体系三种工作举措。一是通过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治理、过程拦截、末端净化三道防线,建立节水减排理论指导体系。源头上,减少田间排水和肥药流失,降低排放负荷;过程上,蓄滞田间的排水,利用植物进行生态净化;末端上,利用周边的水塘、圩区内河道形成的小型湿地,进一步消纳农田排水。二是利用精准灌水控制系统实现灌溉调节,农田退水生态排水沟实现氮磷拦截,节水型排水口推动雨水收集利用,减少水土和肥药流失,构建“工程+管理”综合减排体系。三是通过将农业用水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82个村和1400余个灌区、建立考核和奖补机制以及探索推进物业化、专业化管护,深化农业节水政策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