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雨婷 通讯员 杨隽磊 钱 侃
本报讯 “谢谢你们,我材料收到了,房子也买好了,多亏了你们的远程服务,不然我还得从重庆跑来平湖一趟,真的太感谢了。”……近日,因为一次贴心的远程服务,新埭派出所接到了一通来自重庆的感谢电话。原来,电话两头素未谋面,一些需要韦女士亲自去窗口的户籍业务都凭着工作人员的暖心操作顺利办妥,这套跨越1600公里的户政业务,让她倍感温馨。
原来,去年12月,韦女士致电新埭镇便民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因她需要一张户籍证明,才能在重庆购置商品房、缴纳社保养老金,而她的户籍,当年随前夫迁入了新埭镇鱼圻塘村,还没来得及迁出。得知韦女士的为难,新埭派出所工作人员许建华替其联系了前夫,询问是否方便提供户口簿协助韦女士办事,对方同意来家里自取,但韦女士思考再三,仍有顾虑,往返于1600公里的两地取证办事,既麻烦又无奈。
考虑到韦女士的实际情况,接下来几天,许建华便帮其报材料、打证明、核信息,虽然多了很多步骤,但总还算顺利,联系邮寄时,又发现疫情之下很多快递都无法正常运作了。一番周折后,这张承载着韦女士新生活开始的户籍证明,总算在许建华的协助下,通过韦女士的友人传递了出去。“谢谢,谢谢!”微信语音里,韦女士的声音有种说不出的开心。
“小许,我还有个事情想问问能不能办,我收到户籍证明以后就买了商品房,也在当地申请了购房落户。昨天,我收到了这边派出所开具的户口准迁证,这次,我能不能也不回来,直接把户口迁出去?”原以为事情圆满解决,但在上月月底,许建华再次收到了韦女士的求助电话。虽然这几年浙江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业务深入人心,但像这样本人远在他省,在完全不过来的情况下要完成这系列业务办理,韦女士心里也打鼓。
“您把准迁证邮寄,并附上委托书,委托我们为您服务。” “我们争取试一试,如果核实无误,就能开具户口迁移证,给您邮寄过去。” “好的好的好的。”……一连三个“好的”,可见韦女士对许建华提供的政务服务愈加信任和感动。“我们前前后后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了好几次,小许也不厌其烦地在微信上对于要准备的材料一步一步指导我,真的很感动。”韦女士说。
二月几多春暖,远在重庆的韦女士在期盼中,终于等来了浙江平湖寄来的文件。韦女士摸着这张印有“平湖市公安局”落款的迁移证,心里不断涌上暖流,这不仅是一份跨越1600公里的贴心服务,更是彰显了平湖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务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