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给“米袋子” 上一道“双保险”

■言成声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正当农民热火朝天投入春耕备耕,不断夯实全年粮食生产基础之际,嘉兴首单优质稻米收入保险正式落户平湖。这份由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开具的001号水稻收入保单,开启了平湖商业订单式水稻生产,第一批订单面积5665亩已完成签订,后续将继续扩大规模,预计全年的订单面积可达1.5万亩左右。这必将进一步增强广大种粮农民抵御水稻种植自然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助力平湖“米香”振兴计划的深入实施,为守住农民的“米袋子”,鼓起“钱袋子”提供有力保障。

众所周知,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自然灾害、技术和市场波动等多重风险。这几年,水稻政策性农业保险成了农民转嫁种粮风险的重要手段,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权益。然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物化成本保险为主,只能补偿农户的部分经济损失,保障水平较低,且没有办法覆盖价格下跌造成的收入损失,不能满足农民的风险管理需求。

相较于过去的成本保险,此次平湖推出的优质稻米收入保险作为新型农业保险险种,能保障产量和价格的双重风险,更加符合农民的切实需求。根据保险协议,首单优质稻米收入保险,每亩订单量确定为500公斤,每公斤订单价达到3.2元,可为种粮主体每亩增收250元。这无疑为农民送上了一份厚礼,使广大种粮农民吃上了“定心丸”,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更加大胆地放开手脚从事粮食种植。

事实上,平湖自“米香行动五年振兴计划”启动以来,一直在着力提升稻米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次签订的稻米收入保险是平湖“米香行动”与上海“穗优行动”的结合,通过与上海太平洋安信农业保险的合作,旨在以市场化方式,商业性收入保险为牵引,优化稻谷产销制度设计,强化粮企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发挥保险与其他政策的协同效应,为优质稻米“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风险兜底,推动农户转变粮食购销惯性,加快由“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进程,改变稻米品牌杂散现状,从而实现“良种良法”“优质优价”,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确保粮农增收。

“米香”结合“穗优”,实现了收入保险遵循从单一产品创新升级到服务模式创新,从保田头延伸到保产业链的原则,农业和保险部门将以“保险+”形式,开展订单水稻生产,邀请农科院、农技中心专家培训指导农户,在品种、技术、仓储、品牌、销售五个方面统一下,实行本地生产、本地储存、本地加工、直供上海。同时,以“收入保险”为抓手,打造稻米区域品牌,提升品牌溢价。做好“保险+信贷”服务,金融机构提供高额度授信,解决农户自缴保费压力,满足产加销产业链多环节融资需求,最终实现水稻优质优价和粮农共富。

粮食生产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着国人吃饭的大事。筑牢大国粮食基石,既需要广大农民朋友的努力,更需要在关键处发力。平湖推出的水稻“收入保险”迈出了由“保成本”向“保收入”的关键一步,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夯实“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的根本,具有重要意义。

2023-02-14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14725.html 1 3 给“米袋子” 上一道“双保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