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旭东 通讯员 谢建伟
本报讯 去年年底,青田人民收到了平湖“飞地抱团”的1000多万元分红,我市“飞地抱团”引领山海协作精准帮扶再次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而今年年初,市发改局对口协作交流中心获评全省推进山海协作工程成绩突出集体,更展现出了平湖山海协作工程的无限活力。
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助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决策部署,以首批试点单位的使命担当,聚焦平台共建、产业共兴、项目共引,深化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工程,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22年5月,以打造山海协作高质量发展升级版入选全省首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成为嘉兴唯一的“双首批”。
“飞地经济是山海协作精准帮扶的有效方式,这几年我们不断深化飞地合作模式,以飞地经济筑牢共富基底。”市发改局对口协作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早在2017年,平湖就首创跨县市“消薄飞地”项目,与青田共建了全省首个跨县市“飞地”产业园。芯越微电子材料(嘉兴)有限公司、康迈尔机电(嘉兴)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入驻生产,去年实现产值11亿元。“‘消薄’的意思就是消除薄弱,建设资金来自青田的265个村,前五年按10%的投资年收益给予分红。”该负责人表示,“消薄飞地”分红的第一年,所有村都实现“消薄”的目标,目前已累计为青田265个参建村集体增收超过4740万元,村年均增收5.54万元。
在“消薄飞地”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市还加快“消困飞地”推进,全国首创低收入家庭入股“飞地抱团”项目。与“消薄飞地”壮大村集体经济不同的是,“消困飞地”帮扶的对象为青田的低收入家庭,项目于去年9月启动建设,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青田1.06万户低收入家庭户均增收1000元至2000元,共使1.9万人受益。此外,我市还启动了“产业飞地”建设,与青田合作共建“飞地抱团”3.0版。“产业飞地”首个项目浙大之光数字经济产业园已于去年8月开工,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建成后将引进20家以上数字经济生态链企业和创新团队,建设成为人才孵化在平湖,产业溢出在青田的跨县市高能级科创平台。“在前期飞地经济成功的基础上,我们与青田共建了产业规模更大的‘产业飞地’,进一步助力山海协作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表示。
高质量推动山海协作工程,不止在于飞地经济发展,我市还与青田深入开展了教育、医疗、文旅等各领域的合作。尤其在医疗领域,由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青田县人民医院联合组建公济山海联盟,帮助青田成功建成上海—青田医学交流专家中心、夏术阶教授国家名医工作室等。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平湖与松阳创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县县合作新模式,与青田合力打造高市乡东源口村、北山镇张坪村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使东源口村成功创建青田县级美丽乡村精品村、丽水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我们将继续重点推进飞地经济建设,不断加深加宽与青田的合作领域,让平湖与青田的合作更加紧密,不断推动山海协作走向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