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同小学602班 陆梓岩
不论是刚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还是已经会出门购物的大孩子,说到汤圆谁不是嘴里就立刻生出甜滋滋的感觉呢?把汤圆放到锅里煮熟,盛到碗里,看着那亮泽的外表,闻着那股香甜气味,真让人垂涎欲滴。
今天是元宵节,我跟爷爷奶奶回到了乡下。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吃汤圆,快要急疯了,一边在屋里踱来踱去,一边着急地问奶奶:“奶奶,什么时候可以吃汤圆呢?”“要到天黑,吃过晚饭,去田里着好癞子之后。”奶奶说的天黑不是月亮高挂天空时,而是太阳公公快下班时,但当我听到这句话时,依然还是很焦急。
总算等到太阳公公下山了。我们吃完晚饭,爷爷对我说:“走,跟我一起到田里着癞子吧!”“那我在家给你们煮汤圆。”奶奶说。
我和爷爷走到田里,发现远处的稻田里有许多火焰,犹如一条火龙,十分美丽。“哇!”我惊异地大喊起来,“那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爷爷,爷爷!”“这就是在着癞子,我们也来。”说罢爷爷拿起绑着稻草的棒子点着了火,在田埂上跑起来,边跑还边唱:“着癞子,着癞子,田稻好来讨娘子;着癞子,着癞子,举得高,米囤高,三石田稻稳牢牢!”
“爷爷,爷爷,你这是在唱什么呀,是有什么寓意吗?”我好奇地问道。“哈哈……这寓意着明年粮食丰收啊。你看现在用火将麦子上的虫子烧掉,明年不就丰收了吗?”我懂了,也急忙跟着爷爷跑,学着爷爷唱了起来:“着癞子,着癞子,田稻好来讨娘子……”陆续,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田里着癞子,从高空俯瞰下面一团团的火焰犹如一幅画,给人无尽的想象。
着好癞子,我们满头大汗地回到了家。奶奶早已为我们煮好了汤圆。我大口大口地吃着汤圆,一会儿肚子都鼓得像一个大西瓜了,哈哈!
这个元宵节过得可真有趣。
指导老师 毛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