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林旭东
通讯员 张 展 曹金凤
本报讯 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金平湖璀璨明珠又添“高新”光环:日前,经省政府同意平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也是浙江省施行省级高新区创建制以来省政府发文认定的首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平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何以在全省众多高新区中脱颖而出?自2017年创建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秉承姓“高”名“科”发展理念、突出区域特色,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创新链强化产业链,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平台能级,努力构建高新区创新发展新格局。
在企业招引中,平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围绕汽车及零部件、机床、生物医药三个优势产业链,分别制定了产业招商鱼骨图,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目前,园区内已集聚世界500强企业22家,高新技术企业23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2022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5.63亿元,同比增长6.46%。此外,创新发展需要人才作为支撑,2018年以来,园区先后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省级领军人才30人。目前,区内拥有省级以上高端人才60人。
位于平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初创企业,以氢燃料电池的研发为重点,专门为汽车研发燃料电堆及其核心零部件。走进锋源氢能内部,一面闪闪发光的专利墙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目前锋源氢能已经拥有130多项专利技术,其中有100多件发明专利,这些专利基本覆盖了燃料电池的各个核心领域。自2018年锋源氢能落户平湖,研发核心技术,专注科技创新便成了企业的“主旋律”。“企业成立至今,研发人员最多时占全公司人数的70%左右。”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浓厚的科研氛围与丰硕的科研成果,不仅让锋源氢能深受资本市场的看好,也吸引着一大批人才选择锋源氢能,为锋源氢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我们企业有2名全职博士与1名兼职博士,我们今年还计划引进2名博士。”该负责人说,他们还拥有一支顶尖的科学家团队,多数成员来自清华大学等海内外名校,不断推进企业在自主研发与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步稳行健。
高新企业在园区生长壮大的同时,平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还积极引进科创平台,展现科技“硬”实力。2018年以来,园区先后引进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平湖实验室等9个高能级科创平台,助推区内产业创新、转型发展。2020年园区引进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分院,成功落地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唯一认证的智能网联汽车OTA平台,今年将接入5000万辆车辆数据。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高端光电芯片封测中心。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主要从事各类光电产业的技术研究。“目前我们已累计引入国家级人才6人,引入省级人才2人,培育省级人才2人。”上海交大平湖智能光电研究院副院长伊善先说。此外,毛军发院士也在院内设置了其唯一的院士工作站,打造国内一流的射频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平湖市的自主创新能力。
平湖的科创脚步永不停歇。目前园区内的在建项目中拥有机床行业世界前三的德玛吉、国内顶尖的汽车新能源设备制造商新帕科技等12家领军企业。正在建设中的长城汽车研发中心项目,是长城汽车保定总部外的第二个研发总部;航天八院总投资150亿元的航天产业基地项目将布局商业火箭、商业卫星等高端装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