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守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言成声

近日,从省政府办公厅传来好消息——平湖获评省第四届“河姆渡杯”粮食生产先进县,成为嘉兴市各县(市、区)唯一获奖的单位。这是对平湖持续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的最高肯定,也必将激励平湖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坚定决心。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能不能丰收,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和我们每个人的饭碗息息相关。近年来,平湖市一以贯之重视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发展绿色高质量粮食产业,启动和实施了“米香”振兴五年计划,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各项稳产保供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规模位居全省前四、嘉兴第一,扛起了稳粮保供重担。每三年评选一次的省“河姆渡杯”粮食生产先进市、县(市、区)活动,代表了全省粮食生产的最高荣誉。平湖能够获评不仅说明了我们的工作成绩突出,振奋人心,也为我们今后做好粮食生产工作夯实了基础,提供了借鉴。

守住粮食安全“压舱石”,就要全方位落实粮食生产责任。这些年,平湖将粮食生产分别纳入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和乡村振兴考核,实行粮食生产到户到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现“应播尽播”,全市粮食生产面积任务连年超额完成,稳定在4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8.5万吨以上,其中2022年完成粮食生产总面积43.29万亩,超额1.29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18.94万吨,超额0.44万吨。

守住粮食安全“压舱石”,还得要深化政策扶持。平湖通过制订实施《平湖市“米香”振兴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从政策层面明确水稻生产发展方向;全面推进粮食补贴数字化改革应用,建设完成“浙农补”系统,实现粮食补贴资金的快速、简便、高效、闭环发放,缓解种粮资金压力,累计发放1.79亿元。2022年更是承担了省厅“粮补直达”试点工作,为全省推进相应工作做了先行先试。同时,平湖还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规模种粮扶持力度,强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等,有效保障了农民增收。

守住粮食安全“压舱石”,还要全方位推进科技优粮、质量兴粮。粮食要丰收,科技是关键。这些年,平湖围绕“机械强农”行动,开展“一县三基地”建设,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进一步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农艺与农机结合,提升粮食生产效率;通过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优化粮食生产方式,主抓试验示范,完成建设了曹桥金龙浜和钟埭北庄浜2个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4年开展建设24个省级粮食高产示范片、示范面积达2.2万多亩,多方面推进粮食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积极实施“藏粮于地”,把最好最优的耕地用于粮食生产,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2.02万亩;实施“链条升级”,在广陈镇龙兴村、三兴村和新埭镇鱼圻塘村,打造一个粮食产业发展全产业链基地,总投资2.12亿元,巩固和稳定了产粮能力。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可以这么说,这些年平湖坚持稳面积、稳产量、保供给、促增收的目标导向,粮食生产亮点纷呈,“三农”工作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眼下,立春已过,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春耕备耕已全面展开。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工作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开端,也是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各地各部门要不误农时,扎实推进春耕备耕各项工作,为确保全年粮食增产丰收下好“先手棋”,为端好“中国饭碗”贡献平湖力量。

2023-02-07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12764.html 1 3 守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