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5版:聚焦平湖两会

扶弱济困,兜牢民生“底线”

【看点】

2022年11月,市民政局开展了平湖助联体服务项目联合行动。“专业的医生为我们带来了康复指导和康复器材,我们十分感动。”回想起专属志愿服务队探访时的情景,广陈镇低保户张先生依旧历历在目。3年前,张先生因车祸导致双下肢不完全性截瘫,由于长期卧床,出现了肌肉萎缩,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亟需专业的康复指导。结合困难群体精准画像(精平扶)”数字化应用系统帮扶建议,市级助联体统筹资源,组建专属志愿服务队为张先生进行全面的体检。同时,定制康复计划,指导张先生的父亲协助进行康复锻炼。

为更好地助力困难群众自我康复,助力困难群众赋能提升,市民政局统筹救助资源,打造“红色救在身边”服务品牌,并结合居民会客厅、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助联体建设,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

【盘点】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市民政局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2022年,我市出台了《平湖市重病、重残“单人保”操作细则》等相关救助政策,上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070元/月,累计发放低保金3103.06万元;上调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21153元/年,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379.24万元;发放春节慰问金173.46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182.85万元,累计启动补贴机制4次,发放物价补贴113.49万元,促进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改善。另外,开展了新一轮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协议签订、“飞地抱团”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计划、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困难补助审批、“福彩助我行”困难群众假肢安装等相关工作。同时,还在疫情期间向镇街道下拨救助资金68.28万元,迅速开通救助申请“绿色通道”,对急难型困难群众实行“快速响应、先行救助”,提高临时救助制度的可及性和时效性,全年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117.99万元。至此,一张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等多元立体的社会救助供给网在我市全面铺开。

民生厚度体现在政策制定的精度,也体现在抓落实的力度。作为“困难群众精准画像”省级试点,我市“精平扶”数字化应用于2022年5月18日实现上线试运行,该应用致力于从困难群众的高频需求和关键问题入手,匹配与需求相对应的“帮扶建议”,35个帮扶项目累计帮扶3489户5879人。

“物质+服务”综合帮扶也提高了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市民政局面向8个镇街道2888户困难家庭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落实40户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为265户482人做好低保、低边、特困、支出型贫困、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一件事”线上惠民联办;深入实施“金平湖维康行动”,实施社会救助对象优惠用电行动;2900个低保、低边、特困等困难家庭获赠共同富裕礼包;推进“暖巢行动”2.0版提升帮扶活动全覆盖,为103户困难家庭添置家用电器。

关爱老小,丰富幸福“底蕴”

【看点】

在当湖街道东方社区周大爷家里,智能门磁、红外感应器、SOS呼叫铃、智能床垫等智能化产品一应俱全。周大爷家属对这些设备赞不绝口:“现在我通过手机就能随时掌握家里老人的睡眠情况和生活情况,每月还有护理人员上门看望老人并为老人提供服务,我心里踏实多了。”

智慧养老,为老年人幸福“加码”。2022年3月,我市出台《平湖市2022年度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启动175张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建设。依照方案要求,试点工作主要为低保低边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并给予每户最高不超过4000元的建设补助。同时,以照护床位为中心进行必要的智能化和适老化家居改造,并将终端接入“金平湖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满足失能老人在家照护需求。

【盘点】

一直以来,市民政局深耕“民生头尾”质量,真情发展“一老一小”事业,积极培育养老育幼新业态,构建我市养老托育多元供给、融合发展新格局。

为推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托举起老年人晚年的幸福生活,市民政局全力打造“颐养金平湖”养老服务品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运营考核监督体系。通过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提高百岁老人长寿保健金标准;在传统“一村社一照料中心”全覆盖基础上,新建“养老驿站”10个;建成首个“嘉兴模式”村级养老综合体“远辰幸福驿嘉”,进一步扩大农村养老覆盖面;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推进认知障碍照护床位供给,在养老机构内部划出专门区域升级为4个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90张;指导广陈镇养老服务中心启动改扩建,总投资3500万元,拟新增床位100张。

养老既是底线民生、基本民生,更是质量民生。在迭代升级“金平湖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市民政局普及“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累计提供服务达10万人次。建立孤寡、空巢等特殊老年人信息库,为近1300名特殊老年人开展每周2次的巡防助老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市民政局还着力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组织两批共200余人进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试(初级),并组织45人举行平湖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选派优秀护理员参与“海岛支老、一起安好”行动。

实施孤儿及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市民政局着力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网络,配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及党员志愿者等工作人员120余名,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创新治理,提档服务“底气”

【看点】

举办田头议事86场,献计献策152条,开展邻里活动298场,累计受益达3984人次……广陈镇龙萌村通过征迁,成立新农村社区,原有的农村生活习惯打破后面临着新的社区治理难题。为此,龙萌村推动制定《龙珠菜园公约》,并通过邻里民情搜集、政府政策宣传等微服务,潜心为村民增收致富出谋划策,助推乡村旅游发展,营造了和睦的邻里氛围。

近日,广陈镇更以优秀等次成功创建“第三批省级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市民政局立足基层问题导向和居民需求导向,牢牢把握“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和“浙江省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契机,持续深化推广以“友邻善治”“新乡邻”为代表的“邻治理”品牌,有效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形成了具有平湖特色和辨识度的邻里新体验。

【盘点】

社会治理有序,是社会安定、人民安居的重要保障。市民政局(市委社工办)在有效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的基础上,以党建为统领,探索实施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现代社区治理新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努力构建具有鲜明平湖特色的美好生活幸福家园。

加快“居民会客厅”建设,积极开展示范型“居民会客厅”评选工作;分层开展微领袖、村社干部和领军人才成长训练营;做好“最美社区工作者”“社区治理拔尖人才”评选;聚焦村社区实际需求,市镇联动实施“公益创投”项目。聚焦基层治理共建共享,深入推进“五社联动”工作,激发基层治理的强大活力。

不仅如此,市民政局还积极赋能社会组织发展,提升社会组织服务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通过开展社会组织“建支部、强堡垒”专项行动,全力打造“一业一品”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指导各支部党建阵地巩固提升。此外,通过实施“智创营”平台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品牌社会组织能力工作坊项目,以及推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等级评估、开展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整治等相关工作,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让社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的生力军。

市民政局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融入人才工作全局,着力培养一支有理论素养、有实务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抓好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保障工作,连续第十年免费举办考前线上集中培训;启动第四期社会工作督导培养项目,共遴选出10名培养对象开展1年培训;启动家庭以及社区社会工作专门领域督导人才高阶进修计划,持续提高社区服务的温度和精度。

优质共享,绘就温暖“底色”

【看点】

88岁的金明洹老人每月都向市慈善总会捐赠200元,风雨无阻坚持了10多年。132张捐款单据默默记录了他坚持不懈的慈行善举。他说,自己经济条件稍微好点了,但还有一些人仍然生活困难,希望自己能为他们传递一些正能量。金明洹也因此获评首届“善行金平湖·十大慈善人物”之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宣传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理念,褒扬鼓励像金明洹一样在慈善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2022年11月我市隆重举行首届“善行金平湖”慈善大会,评选表彰了十大慈善人物、十大慈善企业和十大慈善项目。2022年,市慈善总会累计帮扶困难群众超3.6万人次,支出善款3300余万元。

【盘点】

近年来,市民政局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健康稳步发展,在慈善募捐、婚姻殡葬、地名服务等方面聚焦群众关切,采取有力举措,持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民生需求。

以打造“善行金平湖”慈善品牌矩阵为引领,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整合汇聚“金平湖维康基金”“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基金”“青苹果”慈善关爱基金、“妇女儿童关爱基金”等近20个公益基金项目,以及“困难老年人营养改善”“慈善助学”“困难母亲援助工程”“关爱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关心关爱残疾人”等一系列助老、助学、助医、助残等慈善帮扶项目30余个,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在行有余力的基础上,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还积极牵头向结对地区四川省茂县捐赠协作物资,以慈善之笔谱写山海深情。此外,冠名捐赠、全民共抗疫、“慈善爱心一日捐”、定向捐赠等一系列全民性慈善活动常态化开展,无论是慈善资金来源还是慈善捐赠主体,均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人人慈善”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

2022年,婚姻登记颁证新址通过了5A级现场评估验收,按照5A级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我市持续优化软硬件建设,丰富婚姻文化宣传,提升婚前辅导、离婚调解覆盖面。建成并启用室外颁证新址,举办多场集体婚礼及颁证活动。与此同时,不断提升区划地名服务水平。高质量出版《平湖地名续记》,举办首发仪式;做好国家地名数据库数据质量建设行动,完成两轮7214条地名的信息重新核对和上报。规范做好地名、门牌、路牌等基础性业务工作,稳妥推进“住宅区、楼宇命名、更名”的职能转移。

2023-02-01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1112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