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围绕中心履职,服务大局尽责,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以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干劲、履职为民的情怀,助推全市“1+8+N”共富体系建设、新一轮“强村富民”支持政策出台,讨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法律法规的工作推进情况、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助推村富带民富,实现“村”“民”共赢增收,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山海协作、对口扶贫。市人大代表张学锋,在四川省屏山县广泛走访、动员企业家,组建扶贫专业公司——浙江邻沪科技有限公司,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1万人左右,为宜宾乘势而进协同打造千亿纺织产业生态圈营造良好基础和极佳条件。
市人大代表孙国强、钟埭街道沈家弄村党委书记,扎根基层乡村工作20年。履职路上,他立足本职,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致力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推动美丽经济绽放。在孙国强的带领下,沈家弄村获评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全省数字乡村“金翼奖”百优村。
市人大代表、平湖“蜂王”蒋云飞,兢兢业业养蜂二十年,成立平湖市养蜂协会,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蜜蜂授粉和设施农业的紧密融合,不断为乡村振兴助力、为共同富裕拓路。
林埭镇人大代表、徐家埭村党委书记刘建群一手抓美丽乡村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创新“棒球+农业+文旅”的“错位发展”,用一个“乡村棒球场”,带领徐家埭村走出了一条“农文体旅”产乡融合的强村“共富”之路。
我市各级人大代表常态化深入一线,紧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了乡村振兴奋进凯歌。
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粮食安全底线牢牢守稳,粮食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改造,教育资源供给稳步扩大,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全域秀美纵深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