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居丹荔
【提案】关于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利用率的建议
【反映人】市政协委员 周琴
【背景】近年来我市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定位,建设了一大批红色驿站、同心家园、社区文化家园等新型城市文化空间。但部分公共文化空间运营过程中存在着群众知晓率偏低、“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没有做到因需而建等问题,导致公共文化空间利用率不高。为此,进一步完善功能,规范管理,提高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对接需求,改进服务,提高群众满意率;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提高群众知晓率变得尤为重要。
【办理过程】自提案交办以来,市相关部门就积极对接,明确委员主要诉求,针对性做好答复工作。在该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后,召开了提案办理对接会,积极推进提案办理工作,针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联合相关部门在市级层面上进行整体谋划,并根据公共文化空间“十个一”建设方向,结合“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做好空间布点,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矩阵。
【办理结果】公共文化空间是一座城市文化元素的体现,彰显着城市的文化品位,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关怀。
2022年,平湖继续开展智慧书房、礼堂书屋、乡村书吧等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同时,结合“微改造 精提升”工作,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植入文化元素,扩大公共文化空间的全域共享。
在完善公共文化空间布局的情况下,我市继续实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保障公共文化空间开放时间,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空间的管理与服务标准。同时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侧改革,提升文化空间使用率和满意度。还依托公共文化空间,广泛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提高场馆使用普惠率。
同时,我市建立健全了公共文化空间管理使用和评价考核制度、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推进公共文化空间项目化运作更清晰、服务功能更完善。
为了更好地提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市利用微信小程序,提升群众知晓率,还依托平湖文旅云、浙江智慧文化云、智慧书房微服务系统等平台,推动线上线下各类文化活动开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吸引群众关注和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委员感言】提案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对接并召开会议进行协商洽谈,认真听取我们的意见建议,办理速度快、效率高。如今平湖这座城市在公共文化空间硬件建设上已经十分突出,市民日常休闲娱乐也有了更多去处。希望接下来能够继续朝着专业化运营的方向迈进,将公共文化空间更多地利用起来,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