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雨欣
【档案记忆】翻开《2019年平湖年鉴》,清晰记录了2018年8月,平湖在全国首创乡村振兴“飞地抱团”项目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行动,这是我市“飞地抱团”的6.0版本。从2006年起至今,平湖“飞地抱团”已经创造性走过了17年,走出了一条从县域抱团到山海协作,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到低收入家庭增收的强村富民、共同富裕新路子,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典型经验。
【非凡十年】档案寥寥数语背后,是我市多年努力的积蓄。多年来,平湖锚定强村富民目标,走出一条平湖特色的发展之路。作为浙江首创,2006年平湖首次吹响“飞地抱团”号角,逐步探索出一条1.0版到6.0版的“飞地抱团”发展集体物业经济模式。
从村域自建到镇域联建,再到县域统建,通过复垦“低、小、散”存量建设用地,集中“飞”到开发区、城镇商业区等产业集聚度高、商业发展成熟的平台发展物业项目,“飞地抱团”实现从1.0到3.0的发展,村村联合抱团实现村集体增收。4.0到5.0的发展,抱团发展“飞”出市域,结对丽水市青田县和四川九寨沟县,实现山海协作和东西协作,“飞地抱团”越“飞”越远,跨行政区域“飞地”建立产业园区,推进帮扶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
强村富民不停步,只为百姓谋幸福。随着我市“飞地”探索不断深入,强村发展辐射面、渗透率不断扩大、提升,展开将强村成果用到精准扶贫的新探索。2018年,我市启动全国首个“飞地抱团”6.0版——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项目,让低收入家庭入股平湖投资额最大的“飞地抱团”平湖智创园项目,每年获取10%的稳定收益。强村计划再升级,铺就了平湖农村万千家庭幸福路。总股资金超2亿元,2年累计实现分红2400多万元,户均年增收5100多元、最高1万元。持股增收运作下“飞地抱团”从带村走向帮户,实现了低收入家庭稳定增收。
一年的努力有一年的成果,多年的坚持铸就成果的闪耀。“飞地抱团”引人瞩目,我市还探索多模式共富实践,“集体+”新型合作经济模式百花齐放。按照“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组团发展”思路,创新内河码头众筹、农业产业、“新乡邻”公寓、乡村文旅融合、乡村服务等共富模式,有效盘活土地、农房、资金、劳力等要素,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农民致富增收的“双赢”局面。
去年,强村富民再闯新路,创新实施“1+8+N”村富带民富共富体建设,着力打造“1”个市级强村公司、“8”个领域共富体、“N”个数字化应用场景谋划,线上线下双引擎,整体推进全市强村富民集成改革,为强村富民带来新指引,注入新动力。目前,市级强村公司谋划投资长三角农博会、粮食产业链服务、内河共富码头等项目,八大领域共富体启动项目34个,总投资19.5亿元,开发“飞地抱团”、众筹经营、“新乡邻”、乡村劳务、产业联结等5个共富数字化场景,打造具有平湖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一曲强村富民“协奏曲”,幸福之声回荡平湖大地。如今,这篇“大文章”上星星点点缀满成果,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图”悄然变身“实景图”,从2005年,平湖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集体经常性收入不足15万元,到2021年,全市72个行政村经常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全部超180万元、100万元,村集体家底更厚、更殷实。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14元,增速10.1%,景美人和、业兴民富的画卷在平湖大地上徐徐展开。
【建档者说】市档案馆管理利用科科员余梁:近年来,平湖市创新强村富民八大模式,探索村富带民富新路径。“飞地抱团”迭代升级,“集体+农户”众筹模式创新,闲置农房盘活创收,实现了美丽经济与集体经济协同发展的统筹推进,让强村富民成为平湖群众的“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