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妙招
■记 者 钱澄蓉
通讯员 陈 怡 黄 炜
本报讯 这几天,上个月的电费账单陆续发出,不少市民看到后都表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上个月的电费有点高。记者也深入探究其原因,并咨询了一些节电小妙招。
上月电费732.01元,收到电费扣款通知,家住当湖街道东湖雅苑小区的市民吴先生不免有点肉疼,“真的没想到,我家上个月电费这么高!”吴先生介绍,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儿子从外地回家,上个月一家3口居家办公,为了互不影响,白天每人用一个房间,天气冷,家里的几个空调几乎从早开到晚,再加上小厨宝、电热水器、电暖桌,确实比较耗电。
同样感到肉疼的还有家住当湖街道梅园小区的李先生家,他们家是6口人,上个月的电费高达589.67元,“我们家11月的电费才200多元,12月电费要近600元。”李先生说,为此他还细细查了原因,12月空调开的时长比11月多很多,同时,家里从12月开始用上了“三档电”,单度电价为0.838元,单价高出“一档电”0.3元,电费居高也不难理解了。
为此,记者也致电了市供电公司,了解上个月家庭电费普遍偏高的多重因素。第一个大原因——“电价”,根据浙江省居民生活用电实施阶梯电价,分为三个阶梯,以年为周期执行,即用电量越多,电价越高。年底了,许多用户家中已经开始使用第三阶梯电价,所以哪怕在用电量相同的情况下,电费也会有所增加。第二大原因——“电量”,天气变冷,家中用电设备增多,特别是取暖设备和热水器的负荷普遍较高,导致用电量快速攀升。第三大原因——“用电时间”,我市居民生活用电分时电价时段划分:高峰时段08:00-22:00,低谷时段22:00-次日08:00。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许多人开始白天居家办公,白天家中“峰电”用电量上升,电费确实会增长较快。
对此,市供电公司营销部的电费专职人员也“对症下药”,给出一些建议。如同吴先生家情况,专家建议选用取暖设备的时候尽可能选用功率较小的;同功率的空调有变频功能的更节电;室外的温度低于0度,空调需要化霜,会额外增加能耗,这时候选用取暖器不仅效果好也更节能。另外,家里的小厨宝、电热水器不要24小时开启,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它们的加热装置会反复启动,“随开随用”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对于李先生的情况,电费专职人员也推荐了好政策:同一住址共同居住生活的居民累计人数满5人及以上可申请每户每月增加100千瓦时的阶梯电量基数;累计人数满7人及以上可选择执行居民合表电价或每月增加100千瓦时的阶梯电量基数。市民可以通过“网上国网”APP、“浙江政府服务网”“浙里办”APP等线上渠道办理,也可以到市供电公司营业窗口申请办理。
2023年开始了,电费又重新恢复到一档计价,这是一个好消息,不过市供电公司依旧提醒广大市民:节能生活,人人有责,节电意识不能丢,节电妙招要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