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将论文书写在乡村大地上

■见习记者 沈倩湘

【选调生名片】郑天悦,男,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目前于新埭镇大齐塘村锻炼。

【基层实践】“刚来到村里时,一切都很陌生,虽然大致了解了一些大齐塘村的基本情况,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实地走访的过程中仍感力有不逮,所以我就找村书记要来了村里的简介和村貌图,并且和几个村里的网格员联系,希望他们下村时能够带上我,尽快熟悉村里的大小事。”郑天悦向记者讲述着刚到大齐塘村时的窘境,但脸上难掩对未来的展望,他始终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将基层事务落实落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穿针引线的人,面对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基层事务,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郑天悦向记者坦白,在报考选调生之前,自己曾做过一番思想斗争,去基层就代表着选择了一种比大城市更为艰苦的生活,但他转念一想,基层历练所能给予人胆识与能力,也并非其他经历所能替代得了的,而且也希望在基层工作中锤炼意志,提升能力,所以就消除了这方面的顾虑。“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欲有破竹之势,须有扎根之力。“向下扎根”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力量,也是成长最美的姿态,向下的深度也将决定成长的高度,在基层的沃土上不断提高能力,汲取“水分”,补充“养分”,方能枝繁叶茂,“向上成林”。

苦涩亦是甜蜜。在去年全员核酸检测阶段,每三天就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检测,检测时间要从下午四点左右持续到晚上八九点,那几天也正是天气开始降温的时候,郑天悦站在冷冽的寒风中,引导村民有序排队,负责为他们扫码……也是在那一刻,郑天悦再次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要敢于冲在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为百姓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除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全员核酸检测,还有防汛抗台时的通宵值班,维稳除险时的时刻待命等,都一同构筑起了郑天悦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青春底色。

去年11月13日,郑天悦独立组织了面向党员的宣讲活动,带领村民学习了新修订的党章内容,令他感触很深。对于他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加强党性修养的机会;对于村民来说,以口头宣讲的方式更能传递好党的理论,浸润人心,更好体悟党百年披荆斩棘,百年风雨兼程。

【个人感悟】郑天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新的赶考路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选调生,我会常怀“感恩之心”“真诚之心”“服务之心”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发挥专业所长,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不负组织厚望,不负人民期望,将青春挥洒在基层的沃土里,将论文书写在乡村大地上。

2023-01-06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05184.html 1 3 将论文书写在乡村大地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