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1版:今日平湖报

在新仓,看见合美幸福的模样

■记 者 汪锦秀 林旭东

通讯员 郑凯欣

“新仓新仓,好比天堂。南有海塘,北有山塘;西有河墩,东有白漾。胳膊山边琵琶池,三寺六街十二坊。一派好风光!”一首《新仓谣》,尽显新仓百业形胜、安居乐逸。而今,在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这个千年古镇左手烟火、右手繁华,以富满仓、福满仓、乐满仓为目标,以一批高质量项目为支撑,用心调好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持续擦亮新仓“1955”金名片,打造百姓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让共同富裕的宣言一步步成为现实。

谋对路子——

“共富行动”走深走实

“东乡十八镇,新仓第一镇”。临沪小镇新仓,自古繁华。千年流淌的盐船河,孕育了肥沃的土壤,服装、童车、印刷等产业早已在这里茁壮成长,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连片的大棚、成块的订单农业基地,也让这里的田园格外兴旺。

共同富裕,带着新的使命启航了。新仓该怎么走共同富裕之路?承载着百姓的新期盼,新仓镇从实际出发,谋深、谋实共同富裕工作。“我们充分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九大期盼’,大力实施‘九大共富行动’。”新仓镇党委书记陆秀梅说,“九大共富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同时以数字化改革为支撑,以干部队伍为保障,为推进共富注入强大力量。

嘉创智谷新仓远景产业园,原是一家传统服装企业,而今已成为高端人才项目、科创项目的集聚地,正以创新为动力,撬动更多的奔富因子。而科技创新提速共富行动,正是新仓镇的“九大共富行动”之一。

共同富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任务与行动。新仓镇将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未来社区打造、强村富民增收等事关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民生福祉的大事,作为共同富裕的发力方向,包括“产业发展提质共富行动、科技创新提速共富行动、未来单元引领共富行动”等在内的“九大共富行动”强势推进。

为让“九大共富行动”落实落地落细,新仓又以项目为牵引,每年谋划“九件共富实事”,让共富的果实在一个个项目的推进中、一件件实事的办理中走进群众,惠及群众。

最近,新仓镇粮食全产业链项目又有新进展,烘干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持续到位,为新仓镇帮农促富提供有力保障。粮食全产业链帮农促富社会化服务项目,是新仓强村富民增收行动中2022年谋划实施的一项共富实事。项目通过深化收益分配机制,实现强村富民联动。项目按照股权分红、固定收益的分配方式,通过整合土地资源、采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等手段,使村集体在社会化服务过程中每亩每年增收20%以上,村集体每年可以获得股权投资10%的保底分红收益以及每亩200元的固定服务收益。此外,项目还为周边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每1000亩农田就可提供5个就业岗位,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增加6万元以上。

产业引领,实事“造富”,新仓带领群众奔共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干出样子——

“共富果实”越来越甜

在新仓镇三叉河村,三欣惠农科技农业园的草莓共富大棚里最近有了喜人的变化,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陆续挂上枝头。随着草莓收获季的到来,新仓低收入群众的“莓好生活”更加值得期待。

实现共同富裕,提低是关键。如何助力低收入家庭增收?新仓镇创新探索,2021年启动实施了低收入农户产业共富项目。按照“集体带动、家庭自愿、社会帮扶、收益稳定”的原则,在三叉河村的莓莓甜园内筹资打造三欣惠农科技农业园项目,发动全镇低收入家庭以少量资金投资入股,保障每年获得稳定的收益。共富项目受到了该镇低收入农户的欢迎,大家通过家庭自筹一点、慈善捐一点、企业帮一点“三个一点”筹措入股资金,其中每户自筹3000元、芦川公益金帮扶补助每户配套2000元、企业主按自愿原则出资帮助每户配套3000元,最终以基本股每股8000元投资入股至“三欣惠农科技农业园”项目,每年享有“入股资金10%+实际收益分红”的收益分配。

“2021年我家一共拿到了6200元分红。”新仓镇三叉河村村民周老伯说,其中一笔6000元是参加市级“飞地抱团”持股增收项目的分红,另一笔200元是新仓镇低收入农户产业共富项目一个季度的分红。“共富项目让我家持股增收,日子更有奔头了。”周老伯说,去年他家可在镇低收入农户产业共富项目中获得800元的分红,加上市里“飞地抱团”的分红,口袋鼓了,也让他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除了草莓采摘,我们还将推出草莓DIY等活动,通过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项目增收渠道,做大做强做甜共富果实。”新仓镇三叉河村党委书记平建国说。让低收入农户持股增收的同时,新仓镇低收入农户产业共富项目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用工最多时,有40多个村民在该项目基地打工增收。

共同富裕等不来、喊不来,只有干出来。“经过创新实践,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九大共富路径,接下来将加快推进相关项目,结出更多更甜富裕果。”陆秀梅说。九大共富路径包括共富码头、阳光共富、冷链共富、稻米全产业链共富、共富农机、共富工坊(班组)、土地流转二次分红、新乡邻共富、劳务合作共富等,这也是新仓因地制宜,不断迭代创新“新仓经验”,做强新时代合作经济的铿锵步履。

近日,总投资2.5亿元的杉青港农文旅项目签约落户,在赋予新仓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同时,也为“共富梦”带来新力量。该项目将建成涵盖民宿、亲子乐园、田园旅居、水上运动、国际种源高端花卉基地等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除支付村里用地租金外,项目建成后,将每年按营业额的一定比例作为村集体分红;项目运营公司还将与杉青港村组建农业公司,按比例进行利润分配。预计到2025年,杉青港村年经常性收入有望突破1000万元。在富集体的同时,项目对村民致富的驱动也不可小觑。该农文旅项目提供的一批岗位,将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村民也可通过开办民宿、文旅创业等方式参与项目发展,增加收入来源。

勇担使命、不懈奋斗,正凝结成新仓共同富裕的累累硕果。

美好日子——

“合美幸福”共建共享

在接送孩子上下学、料理完家务的空档时间,能否找点事做,增加些收入,这一度成为让何德秋头疼的问题。而共富工坊的开办,解决了她的“特殊需求”。在新仓镇新嘉园芦川新街上的共富工坊里,何德秋可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她一般上午送完孩子后来这边工作,下午到时间就去接孩子放学,有时候家里有事也可以提前走,非常方便。“‘共富工坊’让我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有了收入,实现了自我价值。”何德秋说,她对“共富工坊”弹性的上班时间与计件月结方式十分满意,她现在已经是该工坊的“生产冠军”,几乎每天都到工坊报到,每个月有将近4000元的收入。

每个人都是共同富裕的主体,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实现人人共享。为此,新仓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更注重“授人以渔”,提高困难人群、零散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致富能力,通过阳光共富、新乡邻共富、共富班组(工坊)等项目,进一步盘活土地、房屋、劳力等要素资源,让更多群众实现资产变现、劳动致富、资本创富,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中华村的陈金当之前在外务工时腿部受伤,一直在家休养,妻子倪海英身体也不好,干不了重活,眼瞅着坐吃山空,陈金当十分焦急。去年9月村里办起共富工坊后,优先照顾陈金当夫妻俩来工作。“有了收入,日子就不愁了。”陈金当开心地说。目前新仓镇已经办起10多家共富工坊和共富班组,累计就业500多人次,实现月均增收2000多元。

“村里也在加强与企业对接,努力揽活,确保工坊常年有活干。”中华村党委书记谢微叶说,让村民生活更幸福,村里也一直在努力。粮食全产业链项目的落户提高了土地流转费,中华村将把这些实惠给到村民,去年拿出20万元进行二次分红。今年,中华村打算实施入股资源再生项目、与仓禾公司合作打造稻米品牌等共富项目,进一步强村富民。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也是奋斗出来的。眼下,新仓正谋划新一年的共富实事,通过持之以恒办实事、谋福祉,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引导群众共建美好生活,共享富裕果实。

2023-01-06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305165.html 1 3 在新仓,看见合美幸福的模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