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成声
日前,位于新仓镇的鼎品“残疾人之家”正式开业,30余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每天在这里整理捆绑塑料袋,上午8时30分上班,下午3时下班,平均每人每月都能拿到2000多元的收入。这是我市创建省级“低收入残疾人增收先行区”,着力推进残疾人就业,打造具有平湖辨识度的残疾人共同富裕特色品牌的一个缩影。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残疾人就业,事关残疾人更好地实现价值、融入社会,这既能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更可以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相对于身体健全的人而言,残疾人就业的困难更多、难度更大。特别是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更是面临着多重困难与挑战。
纵有千般困难,也要全力以赴。这些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工疗型“残疾人之家”建设,新仓镇鼎品“残疾人之家”的正式开业,也标志着我市镇街道工疗型“残疾人之家”建设实现了全覆盖,不但为300余名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找到了就业岗位,使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残疾人之家”提供的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康复训练、文体活动等服务,让残疾人在这里找到快乐、收获尊严、赢得尊重,托起了稳稳的幸福感。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这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于残疾人群体,保障和尊重他们的权益,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就业,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多年来,我市从政策发力为残疾人就业松绑,从机制着眼为残疾人就业加持,从能力塑造为残疾人就业赋能,织密、织实、织强残疾人就业服务保障网,努力为残疾人撑起了一把暖心的“保护伞”。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更是以全省首批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项目试点为契机,以“提低”“扩中”为主要抓手,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深入开展残疾人增收共富专项行动,推动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自己人生和事业的梦想。截至目前,全市4598名有就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7.84%,其中低收入残疾人人数从“十三五”的3127人减少至2167人,降幅达30.7%,省低收入残疾人增收先行区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现代化的征程中,必然包含残疾人的现代化。”12月20日开幕的嘉兴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残疾人事业正确方向,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全过程、各方面。优化服务保障,助力残疾人实现美好生活,让广大残疾人都坐上‘共富班车’。”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待特殊群体的态度上。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把最困难的群体摆在最优先的位置,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着手,围绕“就业增收”,进一步激发残疾人的自强活力,围绕“共建共享”,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工作的时代内涵,围绕“实干担当”,进一步汇聚残疾人事业的强大合力,用心用情用力推进残疾人各项工作,那么,“共富道路上残疾人一个都不少”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春天的事业”也一定会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