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沈倩湘
本报讯 12月2日,我市首批吸入式新冠疫苗在当湖街道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正式开始接种。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民徐女士正前来进行接种登记,医生将0.1毫升的疫苗雾化成气溶胶,灌注至专业的雾化杯中,雾化过程持续30秒左右。医生取下雾化杯后,让徐女士深呼一口气,然后再口含雾化杯,深吸5秒钟,杯内气体就全部被吸入体内,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
“感觉凉凉的,有一点甜,整个过程非常顺畅,很快就结束了。”徐女士说。吸入式新冠疫苗是利用雾化器将新冠疫苗雾化成微小的颗粒,通过吸入的方式经口腔呼吸到达肺组织,以此来激发黏膜、体液、细胞三重免疫。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适合用于加强免疫,也就是所谓的“加强针”,18岁以上且完成基础免疫的人可以接种。基础免疫是指已接种2剂次灭活疫苗,或者是接种一剂次康希诺生物的注射型腺病毒载体疫苗。“吸入式新冠疫苗在制剂配方未改变的情况下,每次的剂量是0.1毫升,是针剂疫苗剂量的五分之一,但二者的效果是一样的,都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当湖街道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吕艺欣说。通过肌肉注射途径系统性给药,药物需要穿过肺血管屏障,循环到肺部产生效果,因此要达到预防或者治疗效果,就需要提升给药的剂量。而采取雾化吸入给药,药物可以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无需穿越血管屏障,因此只需要少量药物就能达到效果。
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前需要注意的是,对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发热期人群以及慢性病发作期人群、妊娠期妇女都不能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吸入式新冠疫苗适用于老年人接种,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较弱,且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又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一旦感染,就会导致重症、危重症,因此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应及时进行吸入式新冠疫苗的加强接种。接种完吸入式新冠疫苗后需留置观察30分钟,可能会出现疲劳、头痛、发热、口干和咽喉肿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能够自己恢复。此外,接种完之后可以正常进行核酸检测,不会影响检测的结果。
据了解,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点目前只在当湖街道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开放,时间为每周五上午8时至下午4时30分,其他镇街道将根据群众需求陆续开放接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