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居丹荔
通讯员 王勤聪
【档案记忆】翻开《2018平湖年鉴》,清晰记录了2017年平湖成功捧回“大禹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3%,成为嘉兴首批空气质量年均值达到二类环境功能区标准的县市;首个危废综合处置项目投入运行。一系列的成绩显示着平湖这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一步步提升。
【非凡十年】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市地处杭嘉湖平原河网下游,生态环境的治理一直都是难题。面对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难点和百姓“水更清、天更蓝、土更净”的愿景,我市坚持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手硬、两战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项目化推进,水岸同治坚持不懈治污水。十年的时间,平湖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全省排名跃升至24位,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生态镇街道实现全覆盖。
水清了,人民的生活才更有盼头。2012年底,我市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治水工作。十年来,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了“清三河”、剿灭劣Ⅴ类水、碧水行动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五水共治”实现了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城乡面貌大幅提升、“两山”转化通道不断畅通,水体实现了由“脏”到“净”、由“净”到“清”、由“清”到“美”的持续转变,已经四次捧回“大禹鼎”,也是嘉兴第一个荣获“大禹鼎”银鼎的县(市、区)。
水环境改善的同时,我市空气质量也不断提升。“十三五”以来,我市坚持源头控制、综合治理、重点突破,以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协同推进工业、农业、扬尘、机动车、城镇生活废气治理,环境空气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被评为浙江省“清新空气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2015年的4.70,改善至2020年的3.19,排名嘉兴第一;PM2.5平均浓度从44微克/立方米,改善至24微克/立方米,排名嘉兴第一;AQI优良率从78.6%,提升至92.9%,提升14.3个百分点。
十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五废”的源头治理、补齐固废处置能力短板、加强固体废物的监管力度,以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抓手,不断完善“五废共治”生态治理模式,努力打造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废无倾倒的“无废城市”。
如今,平湖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平湖人的朋友圈总是晒着蓝天白云的美好景象。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总得分从2017年的73.24分提升至2021年的88.29分,实现总得分和全省排名连续五年提升。
【建档者说】市档案馆宣传文化科副科长高乃洁:十年来,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咬定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境整治工程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持续开展“长效机制完善年”“美丽经济发展年”活动,持续实施“专项行动”,坚定不移朝着农村全域秀美、市域全面美丽目标迈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