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雨欣
本报讯 走进当湖街道吉祥小区,一幢白色的平顶房子惹人注目。每天的上午8时30分,就陆续有阿姨走进这座房子内,这是近日新落成的梅兰苑社区共富工坊,落成不足一个月,就已经成了辖区内阿姨们的“心头好”。
今年9月份,梅兰苑社区将原先的活动室重新扩建装修,打造成为多功能、一体化的“共富工坊”。这家“共富工坊”专为灵活就业需求群体提供工作岗位,员工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的每天要接送孩子上学,有的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无法在固定时间工作,工坊的建成让这群有“特殊需求”的员工来去自由,不受限制。同时,针对员工特殊性,向他们提供的都是产品包装等简易上手的手工活,学习门槛低。
“每天空的时候过来做做,一个月下来也有不错的收入。”正在为裤子修剪线头的陈芳英对记者说。手上不停忙着,心里却是喜滋滋。如今,添点家用也是大多数老人的小心愿,今年61岁的陈芳英和自己95岁的老母亲生活在一起,现在每天来工坊做会儿手工活,有了点小收入,这笔钱可以用来买菜。用她的话来说,通过做手工活可以解决部分生活开销,自己心里也很自豪,“我每天8时30分来,10时30分回去给老母亲做饭,下午再来一会儿,一天下来也有三四十块了,而且家就在附近,往返十分方便。”
据梅兰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共富工坊内还有一位特殊的员工,因为患有智力残疾,没有工作能力,平时都由其母亲在家照顾。共富工坊建成后,他的母亲和他一起在共富工坊内做些小手工,补贴家用,共富工坊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家门口的工作空间。
企业出单、工坊接单、居民做单,有了共富工坊就相当于有了固定的活儿。“像我们这种散户,工厂很难拿出固定的活提供给我们做,但有了工坊,就可以以工坊为单位去接单,还有党组织为我们联络,只要我们想做,就可以来这边。”正在干活的阿姨们说。同时,梅兰苑社区党委通过前期走访辖区内的服装企业,链接企业资源,目前已联系到4家企业常态化为工坊提供需要加工的半成品,也将有效解决企业阶段性“用工荒”,促进居民增收的同时,为企业增益,“富民之坊”也是“惠企之坊”。
据悉,共富工坊面积近800平方米,不仅面向梅兰苑社区,也辐射周边社区,带动更多人共富。工坊内不仅规划了共富工坊,还设立了共富超市、共富直播间、儿童游乐区、红杜鹃工作室、绿啄木鸟工作室、妇联活动室、民情茶室、养老驿站、骑士加油站、快递驿站等功能区。目前,除了快递驿站,其他功能区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