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汤智娟 通讯员 孙晓萍
本报讯 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流动的窗口”。“以后不管是烈日还是大雨都不怕了,有了候车亭的遮挡,就能安心等车了,而且还有座位可以休息,真好。”近日,家住沐阳小区的市民张先生前往客运中心南附近的站点时惊喜地发现,原先只有一块立式公交站牌的站台变成了崭新的候车亭,简约精巧的外观设计,使其成为了前进大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张先生口中的新建候车亭正是由市交投集团承担建设的2022年平湖市“民生优享”工程之一。今年以来,市交投集团以“民生优享”工程建设为抓手,聚力建设高品质城乡公交候车亭、公共自行车站点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努力让公共交通出行的“盆景”变成展现城市文明的“风景”。其中公交候车亭工程于今年8月启动建设,共涉及平兴公路、新兴南路和前进大道等11个公交候车亭。根据公交站点客流量不同的实际,市交投集团因地制宜分别新建长12米、8米和5.4米三种规格的候车亭,每个候车亭配备长凳,同时部分候车亭还安装了太阳能电子墨水屏,依托公交车辆GPS定位和调度中心数据共享,能够实时显示公交车辆所在线路站点位置,让市民更加直观地掌握公交信息。经过紧锣密鼓地施工建设,11个公交候车亭均于9月底“上岗”,进一步优化了全市公交站点布局,改善了公交出行候车环境,备受市民好评。
除了建设高品质公交候车亭,市交投集团还着力推进公共自行车站点建设,不断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今年我们开展了新一轮3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选址工作,针对市民呼声高、需求大的区域,专门开辟新的点位,并采购投放了1000辆新款公共自行车,以提升市民骑行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平湖市开元运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伍伟介绍说。
本着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方便市民使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市交投集团从年初开始便会同相关镇街道、市级相关部门等联合开展点位踏勘、科学论证等工作,并积极畅通民声渠道、广泛征集民意、充分汇集民智,确保站点选址科学合理、便民利民。“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始终坚持文明、规范施工,避免占用盲道、影响其他公共设施使用等情况的发生,让民生工程更得民心。”毛伍伟说。目前,全市30个新建公共自行车站点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包括人流密度较高的平湖博物馆、平湖市委党校及部分新建社区,可有效满足市民绿色、便捷出行需求。
暖心为民,服务不止。眼下,市交投集团正加快推进公交车新能源化进程,通过增购一批氢能源公交车,为市民提供更加绿色、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集团上下将乘势而上,持续巩固提升公共交通建设发展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向往,让城市‘流动的窗口’持久亮丽。”市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春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