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要闻

平湖非遗传承人让非遗绽放更迷人光彩

■记者 杨昊玥

本报讯 近日,我市公布了第三批平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认定了16位代表性传承人。此次新增代表性传承人,涉及平湖九彩龙、平湖钹子书、剪纸和杜瓜子炒制技艺等非遗项目。

此次入选平湖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于照法是剪纸技艺的传承人,他从小醉心于剪纸艺术,继承了外公和父亲的剪纸手艺。毫无疑问,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往往要潜心钻研几年甚至十几年,日复一日地精心雕琢、默默坚守对非遗的初心与坚持。于照法就在他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中不断提升剪纸技艺,还在学校、村文化礼堂、文化站等开展剪纸培训。2006年10月,于照法从教师岗位上退休,通过成立工作室,继续给村里的孩子们开展剪纸技艺培训,传承剪纸艺术。直到如今,在新埭镇中心小学、市职业中专、平湖市老年大学,仍有于照法开设的剪纸课程。去年,他历时3个月,用精湛的剪纸艺术技法精心创作了100幅红色主题作品,向党的光辉历程致敬。于照法的剪纸技艺,不仅是传承者对百年技艺的坚守,更是泖水流域剪纸传统文化内涵的最好体现。

让非遗“活下来”“火起来”,关键要在培养传承人上下功夫。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面对非遗技艺的严苛要求,能以过硬的本领担得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的屈指可数。而在我市的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中,有精雕细琢的西瓜灯传承人,也有素手拈弦的平湖派琵琶传承人,还有娓娓道来的钹子书传承人……他们为培养后继人才,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7项、嘉兴市级41项、平湖市级200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四级名录体系,并且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7位,其中省级以上7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重新绽放出新的生命力。近年来,我市举办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传播活动,搭建起非遗传播品牌平台。平湖非遗馆作为我市打造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成就展示和传播的平台,集中展示了平湖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此外,我市还推出了非遗旅游线路、非遗主题园、非遗体验点等重点项目,推进非遗元素与旅游融合发展,让五湖四海的游客领略我市非遗产品的魅力,让非遗绽放出迷人光彩。

2022-10-13 5 5 嘉兴日报平湖版 content_277328.html 1 3 平湖非遗传承人让非遗绽放更迷人光彩 /enpproperty-->